疯艺炯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五年计划的成果,帝国崛起:西班牙,疯艺炯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引进人才方面的花费终究是少数,购买设备和企业的花费才是大多数。</p>
这三个月以来,西班牙工业部门林林总总购买的企业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0家,花费的资金已经超过了8000万比塞塔。</p>
目前购买企业的计划还在继续进行当中,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工业部门的买买买还会继续,并且规模只会越来越大。</p>
在经济危机的乌云当中,有一些欧洲发生的大事也值得注意。</p>
首先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德皇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以及毛奇元帅访问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并且和俄国政府签订了一项秘密的军事协定。</p>
虽然卡洛并不清楚两国签订的军事协定具体内容,但根据历史上三皇同盟的走向来看,此时德国和俄国签订的应当是共同防御条约一类的协定。</p>
而之前也提到过,已经变成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在外交政策上是不断向德国靠近的。</p>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普鲁士赢得德意志争霸之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成了不可阻挡的巨无霸。</p>
奥匈帝国与其去和德意志帝国竞争,倒不如将目光放到东南欧,在巴尔干半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p>
德俄之间的军事协约最着急的不是英法,而是奥匈帝国。</p>
虽然奥匈帝国也有西班牙作为盟友,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西班牙的实力也不是太过强大,在巴尔干地区的争霸上无法帮助奥匈帝国。</p>
奥匈帝国需要德国这样的强大盟友,至少也要阻止德国和俄国的继续走近,维持现有巴尔干的局势才能满足奥匈帝国的需求。</p>
此时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矛盾还没有那么激烈,毕竟双方盯上的地方都属于另一个国家奥斯曼帝国。</p>
在对巴尔干地区问题的处理上,俄国和奥匈帝国都保持着相同的态度,那就是协同解决。</p>
经济危机爆发后不久,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公开访问奥匈帝国。借着这次契机,俄奥两位皇帝正式签署了《兴博隆协定》,这也是两国对于协同解决问题态度的再次肯定。</p>
因为整份协定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在遭遇有节求支持!</p>
第二卷马上开始。</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