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刘备行我也行,合肥,我来了!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刘备行我也行,合肥,我来了!,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p>
旗舰上,响起了一声惊呼。</p>
船首甲板上,孙权正端详着刚刚收到那道战报,碧眼圆睁,脸上清楚的写着“难以置信”四个字。</p>
“鲁子敬推测,刘备这调虎离山之计,出自于那萧和之手。”</p>
“故周都督已请鲁子敬即刻赶往襄阳,就近监视曹刘两军战事,并查明此推测是否属实。”</p>
身后前来送信的吕蒙,将周瑜和鲁肃的对话,原封不动的道出。</p>
听得“萧和”二字,孙权心头微微一震。</p>
先前鲁肃出使归来,对他说的那些关于萧和的评价,此刻一一浮现于了脑海中。</p>
“公瑾说的没错,吾将来早晚要取荆州,若这萧和果真智计非凡,必为吾大患。”</p>
“此人的底细虚实,确当查清才是。”</p>
孙权微微点头,脸上惊色已化为了忌惮。</p>
说话间,战船已驶抵逍遥津,津渡空空如也,不见半个曹军身影。</p>
显然是张辽李典畏惧他江东军势大,不敢据守津渡,全师龟缩入了合肥。</p>
“刘备都能以弱胜强,屡胜曹操,我今兵马十倍于敌,没理由胜不了那张辽李典吧…”</p>
孙权嘴角钩起一抹自信,遂挥手喝道:</p>
“传令下去,诸将各率本部兵马,即刻于逍遥津登岸,给吾踏平合肥!”</p>
旗舰令旗摇动,一艘艘战船大摇大摆的便驶入逍遥津。</p>
孙权更是身先士卒,催动旗舰当先靠岸。</p>
半个时辰后,孙权已下船登岸,立马于逍遥津之上。</p>
此时江东军只有不到一万人马登岸,其余艘只还在陆陆续续靠岸。</p>
孙权既未下令就地修筑营盘工事,也没有等全部兵马登岸,直接就策马向合肥城方向开拔。</p>
“主公,周都督说——”</p>
吕蒙见孙权有冒进之嫌,想起周瑜的叮嘱,顿时警觉起来,想要提醒。</p>
话未出口,却瞥见了孙权那意气风发,志在必得的样子。</p>
此刻出言提醒,岂不等是给正在兴头上的孙权,当头泼冷水么。</p>
吕蒙眼珠转了几转,便将到嘴边的提醒,又强咽了回去。</p>
于是他便闭口不言,只跟随孙权左右凝神戒备。</p>
“传令贺齐和凌统,令他二人登岸后,往合肥城南扎寨。”</p>
“再传令甘宁和徐盛二人,率部往合肥城北安营。”</p>
“还有…”</p>
孙权一面策马徐行,一马挥舞着马鞭指指点点,对诸将连做部署。</p>
一骑骑信使飞驰而去,将孙权的号令传下。</p>
因是江东军行的是兵归将有的军师,诸将各统本部兵马,自行选择登岸之地,故而兵马虽有四万,各部与各部之间的却距离却较为松散。</p>
江东军便以这般松散的阵形,向着合肥城浩浩荡荡逼近。</p>
孙权是意气风发,脸上始终是志在必得之色。</p>
吕蒙环看左右各部阵形,却是眉头紧锁,心中掠起一丝隐忧。</p>
“骑兵,前方尘雾大作,有骑兵逼近!”</p>
耳边突然响起贾华的大叫声。</p>
吕蒙心头一震,急是抬头向前望去。</p>
只见一道尘雾,自合肥城方向,沿着原野向逍遥津驰来。</p>
一面“张”字大旗,在残阳下耀眼飞舞。</p>
八百余曹军骑兵,正风驰电掣般,直冲孙权中军杀来。</p>
吕蒙脸色骤然一变。</p>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追读,求彦祖们支持啊!</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