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老刘若愿意,可直接称帝!曹操:逼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2章 老刘若愿意,可直接称帝!曹操:逼,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曹操甚至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荀彧书写时是怀着怎样的愤怒心情。</p>
帛书脱手飘落,曹操一屁股跌坐下来,整个人如坠万丈冰渊,凝结成了一尊冰雕。</p>
“子桓竟然杀了天子?他竟然敢弑君?”</p>
“这不可能,他绝没这个胆量,我曹操的儿子怎会是弑君之徒。”</p>
“不可能,这不可能——”</p>
曹操颤声自语,不断的摇着头,无法接受这匪夷所思的事实。</p>
程昱等众人慌忙起身,将地上的急报捡起细看。</p>
大堂内,转眼炸开了锅。</p>
众人无不是骇然错愕,惊骇的目光,皆是齐齐的望向了曹操。</p>
天子已死!</p>
这意味着,曹操握在手里十余年的大义旗帜,就此倒下。</p>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就此也化为乌有!</p>
这对曹操来说,实乃政治上的一记重创,其破坏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南征荆州时的那场惨败。</p>
关键是,天子还是被曹丕,被你曹操的儿子所弑!</p>
大汉丞相的嫡子,竟然弑杀了大汉天子!</p>
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奇闻啊!</p>
你这岂不等于坐实了你乱汉奸贼的骂名?</p>
满朝文武会怎么看你?</p>
天下士民又会怎么看你?</p>
我们这些追随你曹操之人,岂非也都成了从贼的帮凶,乱国逆贼?</p>
如此严重的后果,众人自然是清清楚楚,却无人敢明言,只能惊慌失措的看向曹操。</p>
“丞相,此事关系重大,发生的太过突然,具体是怎么回事,还尚未可知。”</p>
“眼下最重要的,乃是即刻回京,方可知真相如何啊。”</p>
程昱最先冷静了下来,忙是拱手劝说道。</p>
曹操身形一震,蓦的缓过神来,一跃而起,大叫道:</p>
“传孤之命,全军即刻启程,回京!”</p>
于是曹操连饭也顾不得吃,当即带着五万刚刚扎营的士卒,不顾疲惫,星夜兼程的赶往许都。</p>
次日黄昏时分,许都城终于印入眼帘。</p>
当曹操入城之时,许都城内已是满城素缟,身为尚书令的荀彧,已令一城士卒披麻戴孝,为天子举哀。</p>
入夜时分。</p>
曹操也换上了一身丧服,跪在了金殿之中,对着刘协的棺椁三拜。</p>
“陛下,陛下啊,臣来迟一步,来迟一步啊~~”</p>
祭拜过后的曹操,扶着棺椁是哭到声泪俱下。</p>
众人越是苦劝,曹操就越是哭到死去活来,甚至是几次哭晕了过去。</p>
直到深夜时分,悲伤的戏码演的差不多了,曹操方才作罢,收起了眼泪。</p>
群臣皆退,灵堂之内,只余下了夏侯惇,荀彧,曹丕,以及吴质等几位当事人。</p>
“元让,文若!”</p>
曹操即刻换上责怨口吻,质问道:</p>
“孤令尔等守许都,尔等为何如此疏忽,竟令那一帮乌合之众,将天子劫持出城?”</p>
面对曹操“反咬一口”式的持问,荀彧冷眼相视,连解释都不愿解释。</p>
“丞相,是刘军自鲁阳北上,意欲攻取洛阳,我和文若商量过后,不得不…”</p>
夏侯惇只得站了出来,将被迫抽调许都兵马增防洛阳一线,致使许都兵力空虚,为孔融等乱臣抓住时机兵变,将天子劫持出城的经过,一一道来。</p>
曹操满腹的怨气,被夏侯惇的解释堵了回去。</p>
没办法,对方是攻你之必救,夏侯惇和荀彧的应对合情合理,你鸡蛋里也挑不出骨头。</p>
“丞相,彧以为,现下首要之事,乃是惩处弑杀天子之徒,给满朝文武,给天下人一个交待!”</p>
一直憋着一口气的荀彧,终于开口。</p>
他的目光如刀锋一般,射向了一旁战战兢兢的曹丕,语气是毫不掩饰愤怒意味。</p>
曹操眉头皱起。</p>
这件事,他原本是想私下里跟荀彧商量,没想到对方打破了潜规则,竟是当众挑明。</p>
这明显是要逼着他处置曹丕,不给他包庇的机会。</p>
曹操心中不爽,却又不好搪塞。</p>
于是恼怒之下,一脚将曹丕踢翻在地,吼问道:</p>
“你个胆大包天,大逆不道的蠢材,你说,天子到底是怎么被害死的?”</p>
一旁的曹植和杨修,二人却是暗暗对视,嘴角钩起一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冷笑。</p>
被踢倒在地的曹丕,则顾不得身上痛,慌忙跪倒在曹操面前。</p>
“父亲息怒,儿当日听闻天子被劫持,当即率亲卫队出城去追击,一路追至了颍水东岸才追上了天子。”</p>
“当时吴质怕天子过了颍水就无法救回,情急之下便下令放箭,想要射杀那些逆贼,将天子御辇留下。”</p>
“谁料箭矢无眼,竟误中了天子。”</p>
曹丕满腔委屈的辩解了一番,将黑锅全都扣在了吴质身上。</p>
曹操稍稍松了口气,又怒瞪向吴质,喝问他是否属事。</p>
“丞相,末将,末将…”</p>
吴质犹犹豫豫迟迟不答,目光偷偷的瞟向了曹丕。</p>
曹丕则向他挤眉弄眼,暗暗点头,暗示让如先前约定先扛下来,自己稍后再为他求情。</p>
吴质别无选择。</p>
命令终究是他下的,要么是他一个人背黑锅,要么是拉着曹丕一起背黑锅。</p>
选择前者,好歹曹丕还答应了为他向曹操求情,还有一线生机。</p>
权衡再三后,吴质只得硬着头皮承认了曹丕所说。</p>
曹操暗吐了口气,尔后怒不可遏的一摆手,喝道:</p>
“大胆吴质,你竟然敢弑杀天子,当真是大逆不道!”</p>
“来人,将吴质拖下去斩首,夷其三族!”</p>
左右虎卫一拥而上,将吴质拖走。</p>
吴质大惊失色,慌忙向曹丕哀求道:</p>
“子桓公子,救我啊!”</p>
“你答应过我,要为我求情,要保我的啊!”</p>
“我是奉了你的命令才——”</p>
虎卫们也很识趣,不等吴质叫出口,便将其嘴巴塞住,不准他再“胡言乱语”。</p>
曹丕则跪伏在地上,从始至终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更莫说为吴质求情。</p>
“文若,孤之处置,你可否满意?”</p>
曹操目光转向了荀彧,语气中隐隐竟有几分恳求的意思。</p>
那眼神似乎在恳求荀彧,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给我个面子,别为难我儿子了。</p>
荀彧却怒气难消,厉声道:</p>
“吴质乃曹丕部下,放箭的士卒也皆是他的亲卫队,天子被弑曹丕难辞其咎。”</p>
“丞相若只杀吴质,却不杀曹丕,如何服众!?”</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