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9章 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刘备:我三十,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p>

辛毗眼珠转了一转,忙一拱手:</p>

“仓舒公子提醒的是,刘备必定防备着我们突围,所以毗以为,我们要使一道调虎离山之计,方能瞒天过海…”</p>

辛毗嘴角钩起一丝诡色,便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道出。</p>

陈泰听罢,却摇了摇头:</p>

“辛侍中,你这一计太过平常,只怕未必能瞒得过那萧和的眼睛。”</p>

听得陈泰对自己的计策,颇有轻视之意,辛毗脸色一沉,面露不喜。</p>

“是是是,我此计是很拙劣,可若非你陈玄伯的妙计,葬送了我们两万大军,我又何至于献此拙劣之计。”</p>

辛毗不满被一晚辈轻视,果断揭了陈泰的伤疤。</p>

陈泰脸色一沉,嘴角微微抽动,显然是被激怒,作势就要反怼。</p>

“够了,都到了这般生死存亡之际,你们还有心思在此争吵不休?”</p>

曹冲面露怒色,及时将二人喝止。</p>

陈泰到嘴边的怒言憋了回去,辛毗也咽了口唾沫,闭上了嘴巴。</p>

权衡片刻后,曹冲一声沉叹:</p>

“玄伯顾虑不无道理,佐治此计未必瞒得过那萧和的眼睛,只是到了现下这般绝境,我们已别无选择。”</p>

“既是如此,那就只能赌上一把了。”</p>

“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吧!”</p>

…</p>

两日后,水势稍退。</p>

一名黑衣人趁着夜色掩护,以绳索下了城墙,划着事先放下的木筏逃离了邺城。</p>

楚军密布的巡船,很快将黑衣人截获,并押送至了主营王帐。</p>

黑衣人却声称乃是辛毗心腹,特偷潜出城,向刘备献上辛毗的亲笔书信。</p>

那是一道降书。</p>

辛毗称他已幡然省悟,认清楚王方为天命之主,决意顺应天命,弃魏归楚。</p>

辛毗还宣称,他已暗中拉拢了一批欲降楚之士,将在两日后入夜时分夺取邺城北门,迎楚军杀入邺城。</p>

这一道书信,着实给了刘备一个惊喜。</p>

按照原定计划,水淹邺城至少得一个月左右,确保将魏军精神意志击垮后,大军方才能强攻破城。</p>

今辛毗欲降,两日内就能速破邺城,着实是意外之喜。</p>

毕竟北伐近一年,将士们精神体力已近极限,能早一日拿下邺城,让将士们休整,自然是最好不过。</p>

“诸卿,辛佐治之归降,众卿如何看待?”</p>

刘备面带喜色,将那封手书示于了众人。</p>

“辛毗曾为袁家谋士,后见袁氏势危,便倒戈向了曹操。”</p>

“况且辛毗乃颍川人,如今颍川也已归我楚国所有。”</p>

“有此两点,这个辛毗在大势已去的局面下,选择倒戈归降大王,倒也合情合理。”</p>

张辽分析了一番,显然倾向于相信辛毗归降。</p>

作为辛毗曾经的同僚,张辽的评价,自然是很有说服力,众人纷纷称是。</p>

“伯温,你怎么看?”</p>

刘备微微点头,却未敢下定论,目光转向萧和。</p>

萧和将那道手书扫了几眼,却是一笑:</p>

“大王,臣以为,以我大楚现下实力,其实大可不必去琢磨辛毗归降的真伪,我们只需做两手准备便是。”</p>

刘备眼神一动,坐直了身子,示意萧和说下去。</p>

“辛毗归降,无非是真降和诈降。”</p>

“若是真降,自然是最好不过,我大军到时于北门杀入,一举拿下邺城就是。”</p>

“倘若是诈降的话,应该是曹冲已到穷途末路,打算弃城突围了。”</p>

“如此,辛毗的诈降就是调虎离山之计,意图将我重兵调往北门,曹冲却率军由东门突围,一路杀到漳水西岸,走水路北上逃往南皮。”</p>

萧和不紧不慢一番分析,尔后笑道:</p>

“我军若只有数万之众,确实需要好好甄别他是真降还是诈降,才好集中兵力破邺城,或是截击曹冲。”</p>

“现下我们可是有三十万兵马,兵力富裕的很,完全可以将两种可能皆考虑在内。”</p>

“臣的意思是,我们既调重兵于北门以攻邺城,又布重兵于邺城以东,漳水西岸以截击曹冲。”</p>

“如此,无论辛毗是真降还是诈降,曹冲和他的残兵败将,皆休想逃出大王的手掌心!”</p>

刘备豁然开朗,拍案道:</p>

“伯温言之有理啊,孤三十万大军,数十倍于敌,何必还劳神伤脑,去琢磨辛毗是真降还是诈降?”</p>

“好,就依伯温所说,我们就做好两手准备,叫那曹冲插翅难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落难王子,打钱

坚韧如铁

斗罗:唐三都起飞了,我才来

四盏灯

三国:我被天幕曝光,曹操悔哭了

板面加个蛋

银霜领主

我系右右

天剑手

范力天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纳西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