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4章 一网打尽,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高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过了年后,时间便过得很快,三月中旬,萧夏带着一千艘战船和三万水军抵达了东莱郡。</p>

萧夏第一个接见的便是后勤司马张镇周,他在一月下旬便去了辽东,负责从建安堡将遗留辽东的粮食物资全部运回东莱郡。</p>

“回禀殿下,粮食物资已经全部运回东莱郡了,设立了专门大营,但卑职不建议殿下去巡视。”</p>

萧夏微微笑道:“从辽东运到东莱郡,可有人感染疫病?”</p>

张镇周摇摇头,“倒是没有!”</p>

“你说对了,瘟疫这种东西是人传人,必须有染病尸体,或者是人体排泄之物,这是病源,如果没有发现病源,那就不会有疫病,再说,物资运来时已经距离瘟疫爆发过去了大半年,所以没有什么关系,带我去看一看!”</p>

张镇周无奈,只得带着萧夏来到十几里外的后勤第二营,这里用营栅包围,占地广阔,一座座大帐整齐有序。</p>

在张真周的再三要求下,萧夏戴上了口罩和手套,走进了大营,大营内全是石灰,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但大营外有士兵站岗。</p>

距离营门最近的是粮食大帐,萧夏走进了一顶大帐,大帐内很干燥,地面用火烧过,又铺上一层石灰,只见粮食堆积如山。</p>

“殿下,这里都是小麦,有一万石,每袋一石小麦。”</p>

“看过品质了吗?粮食有没有腐坏?”萧夏问道。</p>

张镇周摇摇头,“都仔细检查过,没有任何变质腐坏情况。”</p>

隋朝的粮食储存技术很高,像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储存几十年都没有问题。</p>

只要严格按照官方的技术标准来储存,一年的时间肯定坏不掉。</p>

萧夏沉思片刻又问道:“我记得我批准了一个疫病试验,做过了吗?”</p>

张镇周点了点头,“回禀殿下,已经做了,我们找了一百名死囚,不带口罩,让他们吃里面的粮食,让他们在大营内随意走,住在大营内整整半个月,百名死囚安然无恙,他们都被赦免了死罪,改为流放三年。”</p>

萧夏缓缓道:“慎重一点是有必要的,但要讲一个度,过于慎重就没有必要了,既然已经做了疫病试验,可以把一部分粮食运去难民营,其他粮食物资都全部运去江南!”</p>

“卑职会立刻安排!”</p>

萧夏又巡视了兵甲仓营、物资仓营和钱帛仓营,足有上千座大帐,萧夏不由感慨隋朝国力之强大,这么庞大的钱粮物资,还只是大隋国力的一小部分,大隋在如此强大的国力下覆灭,实在太可惜了,</p>

巡视了物资大营,萧夏又前往难民大营巡视。</p>

难民大营最多时达五十万人,开春后被分散到北海郡和齐郡,在北海郡和齐郡各建立一座大营,目前东莱郡难民大营内只剩二十万人。</p>

当然不会一直养着难民,萧夏去年秋天下令推行屯田制,把难民组织起来修缮官道,疏浚河渠,但最重要是屯田,当年曹操也是这样干的,组织流民屯田,既解决了难民的粮食问题,多出的粮食用作军粮,可谓一举两得。</p>

魏征被任命为屯田使,全权负责难民屯田。</p>

萧夏来到位于文登县的难民大营,魏征带领手下官员将萧夏迎进了大营,大营内目前只剩下老弱妇孺,青壮男子都组织去各地的官田耕种了。</p>

“如果一户人家都是老弱,没有青壮男子怎么办?”萧夏问道。</p>

魏征连忙道:“启禀殿下,这种情况其实很多,几乎占到一半了,很多青壮男子被强征去辽东,再也没有回来,一家人活不下去了,妻子就带着儿女逃难来东莱郡,这种情况我们会组织洗衣社、鞋袜社以及磨面社,这些都是妇女力所能及之事。”</p>

这时,萧夏看见一群老人正赶着毛驴磨面,便笑道:“老人也能做事?”</p>

魏征点点头,“除了年幼的孩童和完全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其他人都会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好妈妈俱乐部奶爸们父亲节快乐

天崖明月

一母四女共一婿全文免费阅读

沉默的糕点

妈妈开始慢迎迎合第几集出现的

三山风

我妈妈经常洗澡不关门

赵青杉

夏婉的沉沦(1-42)免费阅读

极地旅者

魂穿成男神的飞机杯笔趣阁小说

凌晨吃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