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个逆子,实在是可恶
三山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这个逆子,实在是可恶,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山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逆子,实在是可恶
这个逆子,实在是可恶</p>
乾熙帝的御驾蜿蜒数里,坐在宽阔的龙辇中,乾熙帝的目光都在那犹如一条巨龙的石板路上。</p>
此时的石板路,已经拉出了路基。</p>
成千上万的灾民,一个个顶着烈日,在不断的运送着石板。</p>
和乾熙帝印象中的灾民不同,这些灾民虽然穿着褴褛,但是精神面貌却是非常的好。</p>
甚至还能够听到他们干活的号子声。</p>
“能够让这些灾民如此卖力地干活,于成龙费心了。”乾熙帝带着一丝感慨的说道。</p>
大学士张英也跟着道:“臣刚刚遇到了一名灾民,他说于成龙每天都会用一些猪骨头、牛骨头给他们熬制大锅菜。”</p>
“虽然肉很少,但是油水不少。”</p>
“而且,每个人一顿饭给三个菜团子,虽然吃不饱,却也饿不着。”</p>
“不过,让这些灾民如此精神抖擞干活的,还是因为工钱。”</p>
“每天的工钱,让这些灾民有钱买东西,也能够攒下钱来。”</p>
乾熙帝点了点头,心里深有感触。</p>
对于黄河大水的救灾,他虽然觉得做的不错,毕竟各种粮食从四面八方运了过来。</p>
但是和这里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p>
“于成龙功不可没!”乾熙帝圣心大悦。</p>
“来人,召于成龙!”</p>
作为顺天府的府尹,乾熙帝出宫,于成龙要跟着护送。</p>
听到乾熙帝的召见,于成龙一溜小跑地赶了过来。</p>
当乾熙帝夸奖他救灾办得好的时候,于成龙立马跪在地上,情真意切道:“陛下,救灾之事,臣并没有出什么力。”</p>
“这一切,都是太子的功劳,臣只是奉命执行而已!”</p>
“如果不是太子殿下筹集赈灾银两,这些灾民别说挣银子,即便是一日两粥,也难以保证。”</p>
于成龙说的是真话,他虽然是一个清官,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一句话,那就是没有银两,什么事情都办不成。</p>
乾熙帝看着一副郑重模样的于成龙,沉声的道:“太子在这件事情上有功劳,爱卿同样功不可没。”</p>
说话间,他的目光就落在那处在道路两边的铁轨上。</p>
这铁轨主要是用方木外包了铁皮,看上去很厚实。</p>
乾熙帝已经听过汇报,但是此时看着两匹马拉着足足三辆连接在一起的车子呼啸而去,他还是有点吃惊。</p>
作为一个经常出宫的皇帝,乾熙帝对于很多事情,都了解的非常清楚。</p>
他清楚物品运输的难度,特别是陆地运输,不但运货速度慢,而且马车拉得也不多。</p>
因为多了马车拉不动。</p>
可是现在,三辆连在一起的车子上面,都堆满了石板。</p>
按照乾熙帝的估计,这一车至少有两三千斤重。</p>
可是现在,这三辆车连在一起,被马车拉着呼啸而过,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跑出去老远。</p>
虽然比不上策马奔腾,但也差不到哪儿去。</p>
“这就是太子设计的路吗?”乾熙帝目视着于成龙道。</p>
于成龙恭敬的道:“陛下,对于这条路,太子命名为铁路,可能是因为这路都是铁轨修的。”</p>
“用这种特制的小车在铁轨上奔跑,不但稳当,而且速度快,既省时又省力。”</p>
“按照太子爷的设计,每十里设置一处驿站,十里换一次马,运送这些石板从朝阳门到通州,也就是一个时辰。”</p>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现在很多商人都意识到了这条路的价值,都在疯狂购买这条路的股份。”</p>
“现在,一股差不多已经涨到了三千两银子。”</p>
乾熙帝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心花怒放。</p>
</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