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冬日闲聚
由北向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7章 冬日闲聚,s货叫大声点c懒烂你sb 男男,由北向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冬日闲聚
临走前,杨大娘杨大爷还有杨大姐提着东西过来了。</p>
赵建忠笑呵呵道:“快进来坐。”</p>
坐下后,杨大爷略不舍地问:“这一走,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p>
儿子一家去了京都,亲家一家也都去了京都,越来越冷清了。</p>
赵建忠给他递根烟:“要不了多久,过年还得回来给他们爷爷奶奶烧纸,怎么都得回来看看,以后干不动了还得回来养老,老家不能丢。”</p>
杨大爷接过烟:“叶落归根,不管在外面飘多久,这里都是根。”</p>
赵建忠笑眯眯道:“瑾台也说,今后退休了,回到老家种种菜,养养鸡,喂喂鱼啥的......”</p>
杨大爷乐道:“他还愿意回来过乡下生活?”</p>
赵建忠得意道:“他愿意着呢。”</p>
赵宏泰看到他爹那样,都不忍直视。</p>
整天搁那显摆他女婿将来要回来种菜、养鸡、喂鱼......见个人就说,他估计家里亲戚还有全村人该都知道他那小女婿将来会回来养老......</p>
说不定这事,也就锦舒不知道了。</p>
冬日的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刚过十点,院子里就热闹起来了。</p>
今天是周末,清宁清和清宜清川清乐、俊杰俊逸、丰收冬梅一窝蜂都来了。</p>
余姐和袁成一大早就跑出去买菜,招待一群小客人。</p>
赵锦舒在院子里陪孩子们说话。</p>
清宁姐弟,也就清川读过小学。</p>
清和十八岁了,原先没上过学,只跟着爸爸识了些字,但她记性好,反应快,这半年跟着老师补课,已经快赶上清川的进度。</p>
清宜十六岁,性格温和些,学习上,虽然没有二姐的好记性,也没有她聪明,可她能吃苦,也肯下苦功夫,哪怕二姐读几遍就能背的课文,她要读十遍八遍才能背出来,她也不气馁。</p>
不过是多背几遍罢了,走路时可以背,睡觉时可以背,上厕所时也可以背,他们玩乐,她玩点就行了,她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p>
现在相比以前,已经好了太多,原先那村里好多女孩都不能读书,他们现在不仅能吃饱肚子,每天都能吃上肉不说,爷爷奶奶还特意请了老师给他们上课,她要还抱怨,可就不应该了。</p>
秋季开学,清川就没跟着家教老师上课了,而是去了部队的小学读五年级。</p>
至于清乐,她年龄本就不大,直接读一年级就好,虽然比同年纪孩子大点,也没关系,班里也有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p>
清宁和左扬小两口,白天和爸妈在家补课,晚上和爸妈去夜校上课,小石头直接交给了他太奶奶。</p>
大伯母自从儿子一家找回来后,身体一天比一天爽利,现在天天在家带重孙,比谁都有劲儿。</p>
赵锦舒问清宁:“你们家房子装修没有?”</p>
大堂哥一找回来,大伯大伯母就想在他们附近给他们买个大院子,一直没遇到合适的。</p>
前段时间,才遇到一套合适的大院子,虽然没在他们附近,可却挨着他们夜校,大伯大伯母和大堂哥商量后,就把那院子买了下来。</p>
清宁笑容温柔:“还没有,爷爷奶奶说,过年应该能搬进去。”</p>
赵锦舒说:“那里清静,适合居住,挺不错的。”</p>
清宁说:“我爸的腿现在没多少问题了,他和爷爷奶奶磨着想去找工作,我爷爷奶奶不想让他去,我觉得爷爷奶奶是怕我爸在外面受委屈。”</p>
自从他们找到爷爷奶奶后,爷爷奶奶一直把爸爸当孩子宠,哪怕爸爸已经四十二三岁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