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6章 推动人类文明的南洋第二更,求订,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么样?南洋大学……”</p></p>
一个青年人站在他的身边说道:“全世界唯一一座以国名为大学校名的大学!”</p></p>
戴着眼镜的年青人,在说话时语气中充满了赞叹,和霍金一样他的手中也提着行李箱,他冲着霍金笑道。</p></p>
“我叫崔琦,中兴大学过来读研究生,我是学物理学的,你呢?”</p></p>
“斯蒂芬·威廉·霍金,我是剑桥来南洋的交换生,和你一样,也是物理学。”</p></p>
就这样,来自东西方的两个年青人在地铁站门前,自我介绍着,在他们握着手的时候,前面一位为朋友拍照的路人,恰好拍到了这一幕。</p></p>
尽管照片上的两个人只是闯入镜头中的路人,但记录下来的却是历史的一瞬间!</p></p>
在南洋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内,一个全新的原子钟,也正在紧张的实验之中,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铷原子钟。</p></p>
六年前,英国皇家物理实验室用铯元素唯一的稳定同位素铯-133原子,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铯束原子钟,开创了实用型原子钟的新纪元。</p></p>
南洋大学物理实验室立即与其进行合作,从复制研究铯束原子钟到研制铷原子钟,物理实验室里的研究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p></p>
“如果想把原子钟装在卫星上,利用时间进行导航,就必须使用两个原子钟,铯原子钟的长期稳定性较好,可以几天甚至十几天不对误差进行修正。铷原子钟在短时间内的精度要好于铯原子钟,但是时间稍长就要对误差进行修正。所以,只有通过两者互相配合,才能满足精度要求……”</p></p>
在物理试验室内,李政道的话声刚落,一旁就有人说道。</p></p>
“还有氢原子钟可以利用,它则具备这两者共同的优点,”</p></p>
“你说的是没错,氢原子钟是具备两者的优点,但是它设计相对复杂,应用难度比较高而已,我们可以此作为研究方向,但就是目前来说,铯原子钟和铷原子钟的才是最好的选择。”</p></p>
三年前,在前往斯的哥尔摩的飞机上,他与阁下有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在飞机上阁下提出了卫星导航的概念,并且鼓励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也就是从那天起,他就一直专注于原子钟以及卫星导航的研究。</p></p>
从一开始与英国合作研究铯原子钟,再到自主研发铷原子钟,在过去的三年之中,他和助手以及所带的学生们一同努力着,一点点的将阁下的构想变成现实。</p></p>
尽管从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转向应用物理学研究碰到了不少问题,但是他最终还是克服了其中的难题。将英国人设计的体积非常大,相当于一个房间大小的原子钟,一点点的缩小到几百公斤,体积相当于一个180升的冰箱大小。</p></p>
也正因为其卓越的性能,让李政道选择它作为突破口。</p></p>
“他们两者结合在一起,或许重量还稍微大了一点,但至少可以先解决有与无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先验证这个导航的精度。”</p></p>
概念上肯定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导航精度了,如果精度可以达到他们的期望值,那么人类的导航历史将会从这一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p></p>
“老师,从目前来说,使用卫星导航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很多卫星,需要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卫星距地面约1.7万公里,而这意味着他们的发射成本是非常高的。老师,您觉得,军方真的会支持发射这么多的卫星,解决导航的问题吗?”</p></p>
那种高精度的导航,除了军方之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的需求了。</p></p>
“对于军方来说,随时随地掌握自己身处的位置,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吸引力,他们肯定会愿意投资的,而且行,导航可以在飞机,船舶等很多行业得到应用,甚至将来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出门的时候都会携带一个便携的卫星定位接收器,到时候,便是我们到达陌生的地方,也可以根据卫星定位显示的位置很轻松的在地图上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p></p>
但这正是阁下给他描绘的卫星定位的应用场景,而对于阁下他从来都不曾怀疑过。</p></p>
“至于发射的成本,美国人去年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万户角那边肯定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如果成功的话,只需要8枚火箭,就可以把24颗卫星送上太空了!”</p></p>
说罢,李政道想了一会,又补充道:</p></p>
“总之,我们先做好眼下的工作,至于其他的就不是我们所考虑的了。”</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