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0章 在掸邦(第三更,求订阅),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女儿敏秀从饭桌旁蹦起来,辫梢沾着半干的红颜料。</p>
小儿子张成浩头也没抬,铅笔尖正在英语习题册上戳出一个小凹坑。</p>
张卫国把工装外套挂在门后,胶水味在客厅里弥漫开来。一进屋他俯身看儿子的作业本,虽然他只读过初中,但是他还可以辅导一下小学的作业。</p>
“英语,英语一定要学好,sea的大学不像这里,那里的教材都是英语的,”</p>
虽然老大才读小学三年级,但是张卫国还是他用结着老茧的指节敲敲课本,</p>
“就连上课说的也是英语。”</p>
“爸,我知道了。”</p>
这时厨房传来妻子的咳嗽声。</p>
“我做完数学了!”</p>
敏秀举起画满向日葵的算术本。六岁的孩子还不懂留学意味着什么,但她记得上周巷口电视机里播放的长安画面:那些比新安最高的大厦还要闪亮的大厦。</p>
妻子把热毛巾递给张卫国时,又问他吃过没有,厂子里加班,虽然管饭,但也就是勉强吃饱而已,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后,差不多也该饿了。</p>
“我给你留了一些饭菜,先吃点吧。”</p>
“嗯,”</p>
张卫国点了点头,然后就坐到餐桌边。</p>
两碟晚上剩下的菜,其中还有几块肉,一瓶冰镇的啤酒。</p>
“老陈家的儿子”</p>
先喝了一杯啤酒,在吃菜的时候,张卫国突然压低声音,说道</p>
“下个星期就要去sea了,中兴大学,不过是公费留学……”</p>
稍微顿了一下,他又说道。</p>
“有点差强人意。”</p>
妻子知道丈夫没说完的话——公费留学意味着是有服务期的。</p>
所有的公费留学生都需要回国。只有自费留学生才有机会留在那里。</p>
“你知道吗?我在那边有一个朋友在那边——”</p>
其实也谈不上是朋友。当年他们一起游水来到这里,只不过她的命好,她居然是生在sea,所以,后来她和家人团聚了,去了长安。</p>
而他呢?</p>
这些年一直待在这儿。虽然那个时候,和很多人一样,他向往着这里的繁华。</p>
可是直到来到新安之后,他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更繁华的地方。</p>
“睡吧。”</p>
妻子关掉客厅的灯。喝了一瓶啤酒的张卫国在洗完澡之后,躺在床上的他闭着眼也能按出那组数字:南洋大学一年的学费,相当于他两年的工资。</p>
如果再算上生活费的话,基本上,要存12年的钱,才能供儿子去sea留学,虽然很贵,但这是值得的。</p>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p>
张卫国在心里默默的自言自语着,他希望给儿子最好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而这不正是他当年不惜以身涉险,历尽艰难游水到这里的原因吗?……</p>
……</p>
又是一个深夜,在边境线上,赵浩东隔着铁丝网看着对面。</p>
看起来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实际上就是如此。</p>
一道,两道,三道。</p>
不仅如此,还将边境线上的树木全部砍伐掉,甚至就连青草,都会用除草剂除掉,而对面则是用镰刀。</p>
隔着栏杆看着对面正在执勤的士兵,他们同样也在看着他,虽然这里有个栏杆,但事实上,这道栏杆却是不可逾越的,也是从不曾打开的,毕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边民就已经不再能够往返了。</p>
这时,排长走到了他的身边,往栏杆对面看了一眼,问道。</p>
“是不是很好奇?”</p>
“嗯,”</p>
赵浩东点了点头,说道:</p>
“听说过去对面是有村子的,现在,都看不到了……”</p>
“是啊,边境线附近的村落都已经迁走了。”</p>
排长看了眼,说道:</p>
“倒也不是迁,因为很多人都到了这边,慢慢的很多村子就空了,再后来留下来的人也被迁到了其他地方……”</p>
排长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看着那座面积不大却灯火通明的城市,在一片黑暗之中,那里的灯光是如此的耀眼,看起来就像是百货公司的橱窗一样……</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