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5章 再次遥遥领先(第二更,求订阅),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终这场核事故善后所需要付出的巨额资金导致的财政灾难,直接摧毁了苏联的财政体系。</p>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财政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崩溃。</p>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会特意问到这种存在着严重缺陷的反应堆。</p>
“阁下,我去年到苏联访问的时候,了解到苏联在发展核电阶段,推出了RBmK和VVeR两种堆型,前者是石墨压力管式沸水堆,后者是更为常规的压水堆。</p>
RBmK是从军用生产堆衍生而来的,VVeR则是从核潜艇的军用动力堆衍生而来的。”</p>
作为核电工程师的,因为曾经亲自到苏联和苏联的同行们进行过技术交流,所以,对苏联的核电反应堆还是非常了解的。</p>
“因为RBmK比VVeR更便宜。所以苏联方面更倾向于修建前者,而且VVeR的功率就要小很多,最初型号VVeR-210电功率才210兆瓦,差不多五台才能顶一台RBmK。</p>
从经济性角度来说,RBmK要远远领先VVeR。”</p>
听着他的分析,李毅安的眉头锁成了一团,难道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改变了。</p>
“但是,去年我在和苏联的同行交流时,发现他们更关心核电站在战争期间的安全问题。</p>
比如避免在轰炸中遭受损失,而RBmK虽然经济效益更好,建造成本更低,但是它本身并没有安全外壳。</p>
而这也导致了它在战争之中很容易被战斧式巡航导弹摧毁,所以,在军方的要求下,他们现在更倾向于VVeR反应堆,虽然它的建造成本更高,而且更加复杂,但是相对应的它更加安全。”</p>
接着他又提到了去年在乌克兰参观苏联的一座新建核电站的奠基仪式,那座核电站所采用的就是于VVeR反应堆。</p>
他的回答让李毅安眉头轻扬,问道。</p>
“乌克兰的核电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p>
“切尔诺贝利!”</p>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李毅安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了一丝笑容。</p>
没错,就是这个大名鼎鼎的地方!</p>
没错,也就是这个地方。</p>
只不过反应堆发生了变化。那个极其危险的存在着设计缺陷的RBmK反应堆被放弃了。</p>
之所以被放弃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军方担心被战斧式巡航导弹定点袭击了。</p>
现在他们所担心的安全与核电站的安全虽然是有所区别的,但异曲同工。因为军方的顾忌,所以,在这里发生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偏移。</p>
这种偏移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p>
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发生。</p>
从而避免了无数个悲剧的发生。那些悲剧既有个人的,当然还涉及到国家层面。</p>
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正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全世界核电建设的倒退。</p>
切尔诺贝利事故和之前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将世界核电的发展打断了西欧各国直接了当的按下了停止键。</p>
核电的西方国家差不多20多年没有正经搞过核电,导致了严重的技术断层。</p>
他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21世纪,德国全面放弃核电,本身也是受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p>
在10年前,核电是时髦的,是指向未来的,而这10年之后,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全世界都被核事故所展现出来的毁灭性给惊呆了。</p>
核电一夜之间,成为了最危险的选择。</p>
所以,后来的怪象就越来越多了,甚至出现了什么所谓的“用爱发电”。</p>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和切尔诺贝利的事故有着直接的联系。</p>
如果这场核事故不发生的话,就不会有核电技术停滞的20年,</p>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上有多少个20年能够用来停滞?</p>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它甚至影响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全世界对核电安全性的顾虑,直接导致了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其中属于探索性的可控核聚变所受到的冲击同样也是直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同样也停滞不前的。</p>
有时候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它总是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p>
现在如果没有了那场核事故的话,科学家们仍然会继续对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许他们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p>
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些乌克兰核电站的信息之后,李毅安才满面喜色的离开了这座即将开始动工的大型核电站——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同样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反应堆。</p>
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身就代表着sea在核能领域内的遥遥领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