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圣旨
堵上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圣旨,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堵上西楼,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圣旨
河南道,长水县。</p>
这是河南道黄河边的一座小县城,出县城两里地就是黄河了。</p>
黄河水灾已经退去,长水县里却没有几个人。</p>
小仙推着老鬼和女皇陛下走在长水县的街巷上,街巷里一片死寂。</p>
根本就没有如临安城里那样的吆喝声叫卖声,更不用说摩肩接踵的人了。</p>
被洪水冲洗淹没过后的县城,黄泥在青石板的路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p>
黄泥已皲裂,倒是不会陷住轮椅的轮毂。</p>
两旁的房舍倒的倒塌的塌没有几间称得上完好的。</p>
那些房舍上还挂着已干枯的树枝、沾满了泥的看不出颜色的衣裳,甚至还有动物的尸体等等。</p>
其实水灾已过去了个把月了,但这里的空气中却依旧还有着腐臭的味道。</p>
“这便是满目疮痍吧!”</p>
女皇站在了一处十字路口举目四望,她的眼里有愤怒也有悲伤。</p>
“朕万万没有想到灾情会如此严重……”</p>
“朕也万万没有想到一座十余万人的县城,竟然空无一人!”</p>
“朕更没有想到那些灾民们没有回来……也不知道是死于水灾还是死于**!”</p>
老鬼也用他的那只灰白的独眼四处看了看,他的眼里看不出什么情绪来。</p>
他似乎对这样的景象早有预料,也或者他曾经已见过便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p>
“老奴倒是以为**比水灾更为严重。”</p>
“这一路与陛下马不停蹄的走来,所见皆是灾民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那些官员呢?”</p>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依旧夜夜笙歌。”</p>
“老奴在临安时候给陛下说这河南道许多的粮仓会失火……陛下也已得到了消息,那些粮仓果然失火了。”</p>
“那些火灾烧的不是粮食!烧的是这些灾民们的尸体……是陛下的心!”</p>
“老奴觉得陛下没有必要再走下去了,查不出来的,倒不是无迹可查,而是……陛下您自己无法去查。”</p>
女皇沉默了许久。</p>
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她,此刻忽然觉得有些束手无策——</p>
她已登基十六年余了!</p>
她敢与四国联军一战,也敢深入大漠与蛮人一战。</p>
她以为自己无所畏惧,以为自己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女帝!</p>
但现在,她怕了!</p>
她这才知道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难!</p>
她这才知道那些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官员,他们一个个才是自己最大的绊脚石,甚至是最大的敌人!</p>
可偏偏她又不能将这些官员全部杀掉。</p>
她甚至发现面对这样的事自己竟然无从下手!</p>
她明白了一件事,那些文官们,已悄无声息的交织成了一张网!</p>
一张牢不可破的网!</p>
前些年也是因为赈灾贪墨的问题她大发雷霆杀了一大批的官员,可她现在才发现经过刑部与户部调查呈报给她的那名册里的贪官……他们都该死,但他们都是些小鱼小虾!</p>
记得最大的那个官员是个知府。</p>
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县丞……连县令都没几个。</p>
死的都是二把手!</p>
那时候还以为大周官场主体应该是好的,现在一看……这似乎都已烂到骨子里了!</p>
一阵风来。</p>
女皇打了个寒颤。</p>
她又望向了远方,忽的做出了一个决定——</p>
“既然烂了,那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再烂一些。”</p>
“朕这就下旨给即安……”</p>
“赏他……你想让他当个什么官?”</p>
老鬼沉吟三息:“他是陛下的臣,陛下想要他当个什么官就给他个什么官,只要是内务司的就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