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飘飘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劝谏立嗣!(4k),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花雪飘飘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劝谏立嗣!(4k)

日常的聚会,注定只是锦上添花。</p>

金明池马球会一过,顾廷烨就借着一封举荐信,去了梅花书院读书。</p>

江昭、章衡、苏轼、苏辙、曾布几人,要么是授了职的朝廷命官,要么是翰林庶吉士,也都忙起了自己的事情。</p>

平淡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p>

自古及今,大量的事实证明官场也存在“天之骄子”一说。</p>

太宗治政,志图北伐。</p>

名相寇准少年得志,虚岁十九就考上了进士功名,以“破格提拔”而出名,四十三岁宰执天下,历时二十余年。</p>

宰辅大相公吕蒙正,三十三岁考得状元郎,三十九岁宰执天下,历时六年。</p>

真宗治政,封禅崇道。</p>

“圣相”李沆,三十三岁考得进士功名,五十岁拜相,历时十七年。</p>

宰辅大相公丁渭,以一篇《大言赋》而名动天下,二十六进士及,十九岁考得榜眼,三十七岁入阁,历时十七年就成了文官中话语权最重的人物之一。</p>

宰辅大相公富弼,更是重量级人物,二十六岁考上进士功名,四十一岁入阁,历时仅仅十五年。</p>

这些人物的存在,都证明宦海不乏“天之骄子”。</p>

而今,江昭无疑就是一位新兴的政坛天骄。</p>

自小就名扬天下的他,文德殿的一场争辩,声动四野,震慑天下。</p>

就连官家,也生出了惜才之心。</p>

一场政斗,让他得以擢升为正六品的太子中舍人,兼翰林知诰制。</p>

次年二月,擢拔从五品翰林侍读学士,兼领翰林知诰制一职,自此红袍披身,负责为官家讲解经史、兼学术顾问、政治参谋,策拟诏书。</p>

为官尚不足一年,已然位列五品。</p>

君王荣宠之盛,可见一斑。</p>

小阁老之名,可谓越传越旺!</p>

.......</p>

春去秋来,已是嘉佑三年,四月初三。</p>

江府,书房。</p>

午时。</p>

近来圣意多变,老夫自度尚有可为,欲寻机入京为官,一则效命朝廷,二则亦可就近照拂子女。贤婿人脉通达,又蒙圣上器重......</p>

江昭望着手中书信,目光微眯。</p>

这是一封淮左来的信,书信者是他的岳父盛纮。</p>

一封书信,不短不长,记载的内容主要就三点:</p>

其一,问好。</p>

其二,赞誉女婿。</p>

其三,盛纮连续几年政绩为优,有意入京为官。</p>

江昭起身,略微沉吟。</p>

事实上,盛纮是非常有实力的人物。</p>

不管是为官能力,亦或是人脉,都非常到位。</p>

纵观盛纮的任职履历,就可知晓他的擢升之路几乎从未停滞。</p>

从九品官做起,干到了正六品扬州通判,起码擢升了六七次,哪怕三年一次,那也得近二十年的时间。</p>

以盛纮的岁数而言,可谓一次也没有停滞,一直都是处于升官的状态。</p>

其中缘由,一则是有赖于他搞政绩的水平,二则是有赖于王老太师一脉的支持。</p>

说到底,哪怕王老太师一脉再是落魄,好歹也出过内阁大学士。</p>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要让一个进士出身、连红袍都没穿上的小官擢升,还是问题不大。</p>

电视剧中,盛纮估摸着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入京,只不过应当是向王老太师一脉求助。</p>

这次,因江昭的缘故,盛纮却不一定向王老太师一脉求助。</p>

毕竟,从客观事实上来讲,王老太师一脉的影响力的确有限。</p>

五品以下,王老太师的名号自然好使,无人可争。</p>

可要是想入京,估摸着就没那么轻松。</p>

盛纮已经官居正六品,地方官员入京,以惯例论之,须得平级或降级跳动。</p>

六品的地方官不少,六品的京官可就没那么容易空缺。</p>

须知,六品再往上走一步,就是有资格位列庙堂的五品红袍。</p>

天底下,有资格上朝的官位不足四百,基本上进一出一。</p>

早已落魄的王老太师一脉,要想安排,怕是得费些力气。</p>

相比之下,江昭的人脉无疑要好使不止一筹。</p>

“那就入京为官吧!”</p>

一言落下,决定了岳丈的去向。</p>

如今,老师韩章已经入阁,区区一位六品官入京的事情,对江昭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p>

以江昭在韩系的地位,让岳丈入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p>

吏部的名单上添个名字而已!</p>

江昭抽出一张宣纸,就要提笔回信,禾生却走到了书房。</p>

“主君,宫里面来了人。”</p>

“宫里面来了人?”</p>

江昭有些不解。</p>

他就一个五品小官,宫里面怎会特意来人召他?</p>

......</p>

御书房。</p>

江昭受到召见,走了进去。</p>

一入内,望见的就是富弼、韩章、文彦博、申伯远、庞籍,王钦若等六位内阁大学士。</p>

除了这六位位极人臣的存在,不乏一些三品以上紫袍大员,皆是面色严肃。</p>

还有几位红袍官员,都在低着头。</p>

主座,官家赵祯脸色沉郁,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悲怒之意</p>

江昭面上平静,心头暗自一惊。</p>

什么大事,竟然集齐了六位内阁大学士?</p>

莫非?</p>

一个猜测闪过心头。</p>

翰林起居舍人章衡立于一角,负责记载起居注。</p>

他望见江昭走进来,便举目着重扫了一眼六位内阁大学士。</p>

江昭心头一沉。</p>

果然!</p>

章衡的一眼扫视,让他确信了心中的猜测。</p>

立嗣!</p>

也唯有立嗣,方才能让官家面色难看。</p>

江昭扫了一眼王钦若与庞籍两位内阁大学士。</p>

就连这两位竟然也下场劝谏,也难怪官家悲怒。</p>

须知,王钦若为天子宠臣,几乎不劝谏官家立嗣,庞籍是皇后同乡,也鲜少会劝谏立嗣之事。</p>

如今,就连这两位都下场劝谏,那可就是内阁达成了一致意见。</p>

“江侍读?”</p>

主座,赵祯举目望了过去。</p>

“臣江昭,拜见陛下!”江昭心头忐忑,行了大礼。</p>

他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召见他。</p>

他就是个五品小官!</p>

“免礼。”赵祯罢了罢手。</p>

“谢陛下!”江昭起身,恭谨站立。</p>

“卿自幼诵读百经。这些日子,听闻卿读遍藏书阁典籍,已是通晓历代古籍。”</p>

赵祯撑着书案,沉声问道:“古来,官员忤逆上奏,以劝谏之名行威逼之事,都是什么罪?”</p>

哦豁!</p>

直入主题!</p>

江昭一叹,回首望了一眼,他已经知晓了官家为何要召他入宫。</p>

估摸着是说不过几位内阁大学士,喊他来对峙?</p>

赵祯的声音再次传来:“不必管他们,说出你记得的史实即可。”</p>

说着,赵祯明显多了几分期待。</p>

他希望江昭说出某个答案!</p>

江昭心中闪过不少思虑,举止间却并无太多迟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锦医春色

寂寞的清泉

剜目断掌惨死后,我携权臣乱皇朝

扎小瓜

末世!阿姨图鉴,从绝美人妇开始

憇誩

东北道事

人生短短急个球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席挥毫

全家穿到流放前夕,手握空间赢麻了

一念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