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清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水氏点刺,锦医春色,寂寞的清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四婶夫妇是冯家佃户。两口子老实本分,冯家请他们每隔两天来家里送一次柴火。</p>
冯初晨出来问道,“四婶,王大伯家的母羊有羊乳吗。”</p>
王大伯是王四婶男人的大哥王大柱。</p>
王四婶笑道,“有,前几天他家母羊才下了崽。”</p>
冯初晨拿了一个大碗牵着冯不疾去王大柱家买羊乳。</p>
白马村离京城西阳门二十多里路,是个百户以上的大村,有人口七百多人,大多为赵姓。</p>
中间一条土路崎岖不平,村北边是一条蜿蜒小溪,小溪过去是妙青山。</p>
冯家族人大多住在邻村河口村,冯太公一家也住那里,只有几家住在白马村。</p>
村人跟姐弟俩打着招呼:</p>
“晨丫头,不疾小子。”</p>
“晨小姑,不疾舅舅。”</p>
……</p>
原主不爱说话,冯不疾小嘴蜜甜,大声招呼着:</p>
“李三伯。”</p>
“赵大哥。”</p>
“赵童生。”</p>
……</p>
赵童生是赵员外的三儿子赵唯,十七岁,今年春天刚刚中了童生,是附近几个村最令姑娘倾慕的后生。</p>
他还没定媳妇,主要是挑的厉害。不想找乡下妮子,想找城里白净漂亮识文断字的姑娘。</p>
他穿着靓蓝色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冲冯不疾“嗯”了一声,目光放肆地在冯初晨脸上多停留了一下下,又不屑地转去一边。</p>
他不止看冯初晨不屑,看这里的所有人和物都充满了不屑。</p>
感觉像走在乡间小路上的一只花公鸡,高傲得不得了。</p>
人都走远了,冯不疾的目光还追随着那个背影向前,向前。</p>
心里不由产生几分遗憾。</p>
小声说道,“咱们村一共出了三个童生。第一个是咱们的太爷爷,好些年前了。第二个是赵童生的伯父,考上举人去外地当官了。第三个就是赵童生……</p>
“赵童生长得不错,家境不错,还忒有学问。但他傲气得紧……不是良人。”</p>
冯初晨笑出了声。</p>
小家伙眼光颇高,众村姑都向往的男神他还看不上。</p>
他们走了大半个村子,就看到六七个孕妇,年轻的十几岁,年老的四十岁。</p>
看似孕妇不少,村里隔三岔五就有人生孩子。但因为生活和医疗条件落后,许多孩子长不大。</p>
在古代,即使皇家孩子也容易病死,更别提贫困落后的乡下了。</p>
但不管怎么说,古代只要是和平年代,老百姓休养生息,人口还是正增长的。</p>
不像前世那个时代,许多年轻人不想生孩子,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走过几条街也难得看到一个孕妇,许多医院已经没有单独的产科,幼儿园和学校招生也越来越困难……</p>
突然,一个妇人的哀嚎声传来,是从前面小院里传出的。</p>
冯不疾吓得把姐姐的手拉紧。</p>
一个妇人说道,“哎哟,金牛媳妇昨天夜里发作,她婆婆接了半宿接不下来。刚才让人去河口村请李稳婆,李稳婆已经被郭子村人请走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