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太子也给我造个四轮车吧
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八章:太子也给我造个四轮车吧,孕妇挺着大肚子站立生产,执笔见春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歹魏征还是太子少师,也是太子党一员。</p>
“魏公放心,数日后,便送这轮椅,到魏公府上。”</p>
李承乾直接应了下来,魏征赶忙提醒一句:“不得像太子这般豪华,只需有轮子能动,有简单的靠背即可。”</p>
褚遂良其实也有些动心,但他确然支持太子,但跟太子的关系并不好。</p>
这就涉及到以前陛下让他去东宫给太子上课,然后拂袖而去的一些往事了。</p>
“轮椅,太子这名起得不错,有背为之依靠,称椅。”</p>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有轮则为轮椅,若是无轮,我看不如叫太子椅,我虽然还没坐过,但只是看着就能感觉到,这太子椅肯定比胡坐好。”</p>
房玄龄此时开口道:“胡坐,胡床,以胡为名,皆外来之物也。”</p>
“如今太子在胡坐胡床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称太子椅自是可以,不过我倒觉得,唐椅之名,更能贴切一些。”</p>
“往后这唐椅传至他国,更能扬我大唐之名。”</p>
长孙无忌眼睛微微眯起,道:“房中书此言差矣,唐椅之名确是不错,然此物毕竟为太子所造,我看还是叫太子椅较好。”</p>
房玄龄眉眼低垂,道:“太子造的叫轮椅,或也可称太子椅,这没了轮子,也叫太子椅,岂不是容易混淆。”</p>
长孙无忌也不相让:“轮椅是轮椅,太子椅是太子椅,这哪里会混淆呢,除非是有人故意想要混淆。”</p>
长孙无忌在朝堂地位最高,但房玄龄并不惧怕他。</p>
真要论功劳,朝堂上没有谁的功劳能比房玄龄更大。</p>
曾经,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p>
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私下与他们结为朋友,共同为李世民效力。</p>
到了现在,曾经那些人自然早就坐上了高位。</p>
因此房玄龄在军队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p>
而现在,房玄龄显然是想压制太子的声望。</p>
谨小慎微的性格,让房玄龄从来没有公开支持过魏王,但次子房遗爱都是魏王心腹了,立场上已经很是明显。</p>
其实之所以房玄龄支持魏王,其实也因为他是属于山东门阀,出身清河房氏,跟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显然关系莫逆。</p>
两人的争执有些白热化,其他人沉默不语。</p>
这时候自然是李世民出场了。</p>
“太子以为如何。”</p>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李世民应该是支持房玄龄。</p>
这倒不是因为帮助房玄龄去打压太子,而是走平衡之道。</p>
毕竟不管叫不叫太子椅,这轮椅唐椅,都已经能让太子名声大涨了。</p>
但他还是很在乎太子感受的,认为让太子来进行决断比较好。</p>
李承乾闻言,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而后道:“既然房公觉得唐椅的称呼比较好,那便就叫唐椅吧。”</p>
政治是交换的艺术,李承乾不想太过于去攻击房玄龄,导致其完全倒向魏王。</p>
房玄龄手里是掌有兵权的,但他并未给魏王引荐军中将领。</p>
目前的魏王,主要影响只是在于文官这块。</p>
这要是逼迫房玄龄过狠,让魏王借此机会接触到兵权,那就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p>
房玄龄听到太子的话,显然有些意外。</p>
长孙无忌嘴角微翘。</p>
李世民也很满意。</p>
褚遂良有些另眼相看了,感觉太子好像又回到了曾经。</p>
这里结束后,李世民便问起早间的事情了。</p>
“承乾,听说你早间校场演武,骑射惊人,可是确有此事。”</p>
李承乾看向李世民,差点就应激脱口而出‘请陛下称太子’了。</p>
“哦,难道父皇不信,觉得其中有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