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李世民想跟太子和好
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李世民想跟太子和好,孕妇挺着大肚子站立生产,执笔见春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李世民的这些儿子,包括李泰在内,自小耳濡目染,箭术都不差,只是没李世民跟李承乾这么夸张而已。</p>
“太子估计是想在冬狩上,给朕一个难堪。”</p>
李世民的语气有些无奈。</p>
张阿难劝道:“太子是陛下长子,陛下何苦让父子间,生出这般矛盾呢。”</p>
“太子心生不满,是因为不明陛下的良苦用心。”</p>
“陛下多多安抚,太子这心中的怨气,自然就消散了。”</p>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张阿难的话也有几分道理。</p>
他其实也不想跟太子的关系太僵硬。</p>
尤其是近些时日,越发冲突,让李世民都感觉有些心累。</p>
“朕该如何安抚呢。”</p>
“你也知自从那次朕用马鞭打了太子后,他凡事都要跟朕顶嘴。”</p>
“连把东宫送给青雀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p>
“朕是担心啊,把太子叫过来,说不了几句,就能吵起来。”</p>
“太子总是能把朕气得头疼。”</p>
想起昨天发生的一幕幕,李世民就感觉心里堵得慌。</p>
张阿难建议道:“陛下跟太子争执,是因为中间没有缓和。”</p>
“自从陛下打杀了那太常寺乐童后,太子跟太子妃和好如初。”</p>
“此事太子心中对陛下有怨气,然在太子妃心里,肯定是感激陛下的。”</p>
“听说在东宫,太子让皇长孙,也学习弓马弓马骑射,更是安排了不少卫士,随同皇长孙一同学习。”</p>
“陛下何不举办家宴,召太子妃,皇长孙,以及太子一同来太极宫。”</p>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这个法子不错,是个好法子。”</p>
“待会你便亲自去趟东宫,今日晚膳,朕举办家宴。”</p>
张阿难躬身道:“臣遵旨。”</p>
他之所以帮着太子说话,说到底还是因为昨晚太子内侍文忠送的厚礼。</p>
站在张阿难的角度看,他感觉以如今太子的情况,魏王是很难比得过的,朝廷的重臣们,无一不是支持太子。</p>
五姓七望再强,影响力不在长安,更影响不到陛下的决定。</p>
就算陛下过于宠溺魏王,也不可能废掉太子去立魏王为太子。</p>
即便陛下想,大臣们也会不同意。</p>
包括张阿难自己,也不希望看到魏王当太子。</p>
他已经达到了宦官所能达到的最高位子,如今求的,唯有稳定二字。</p>
所以他收下了太子内侍文忠的厚礼,也愿意帮着太子说话。</p>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首。</p>
贞观六年李世民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p>
按照排名,山东的清河崔氏,应是第一。</p>
李世民亲自下令,李氏第一,长孙第二,崔氏第三。</p>
即便备受打压,然清河崔氏的势力,也依旧不容小觑。</p>
亲仁坊,崔府。</p>
“房玄龄担任魏王馆大学士。”</p>
“魏王让我们从东宫拿到制冰法。”</p>
“这是我们的机会。”</p>
“谁不想要东宫的制冰法呢。”</p>
“召集族人,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要拿到制冰法。”</p>
府中大堂,十多名崔氏族人聚集。</p>
上首的崔文圣,便是长安城中,清河崔氏的代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