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章 荆州诸人,有愿随王师相去者!,一直按小豆豆会怎样,臊眉耷目,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荆州诸人,有愿随王师相去者!
在看到刘表摆下如此夸张的仪仗队伍之后,即使刘翊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由惊讶。</p>
他和身边的贾诩深深的彼此对望。</p>
刘景升真不是一般的好虚名,排场弄得这么大!</p>
这份对名声的执着,属实令人……汗颜。</p>
刘翊看向不远处的刘表,翻身下马,率领着一众亲信来到了刘表面前。</p>
“东莱刘氏子刘翊,拜见伯父!”</p>
刘表和刘翊都为汉室宗亲,在辈分上来说,刘表和刘繇同辈,故此刘翊乃以伯父相称。</p>
刘表满意的看着眼前的刘翊。</p>
“果真是少年英雄啊,昔时虽多闻贤侄大名,却未尝有机会一见,今日在这樊城下,能与贤侄相会,老夫甚感快慰。”</p>
“刘氏宗亲之中,能出贤侄这样的人,实乃大汉之幸,也是天子之幸也。”</p>
“陛下在京中,可还好吗?”</p>
刘翊道:“陛下尚安。”</p>
刘表叹息道:“如此最好了,先前陛下为李,郭等人挟持,老夫身在荆楚,虽有心匡扶社稷,怎奈鞭长莫及,皆仗贤侄在京,能替陛下分忧。”</p>
刘翊忙道:</p>
“伯父谬赞了,小侄也不过是碰巧得了运势,我此番前来,乃是奉天子旨意,率兵前往扬州平定国难,袁孙不尊朝廷,攻打朝廷置官,夺取州郡,自设官职,实乃篡逆,还望伯父相助。”</p>
刘表捋着须子,鼓足了中气,朗声道:“贤侄领朝堂之令,率孤军南下,前往扬州平定祸乱,乃是为我大汉朝解决扬州之危,除尽奸恶更是为了大义。”</p>
“表身为汉室宗亲,同时又是这一州之主,替国家牧守荆楚,焉能坐视不理?”</p>
“荆州的土地是大汉的土地,钱粮是大汉之钱粮,非表私人之物,贤侄为陛下平叛,表自然尽全力相助!”</p>
“贤侄尽管率领王师平祸,钱粮这边,表自会准备充足!还望贤侄能够早日平定扬州祸患,还东南太平。”</p>
这番话说完,在场的一众荆州官吏尽皆高呼:</p>
“使君忠贞贤臣,我等必当生死相随!”</p>
周围的那些围观的士族豪强,以及黎庶也是纷纷拱手称赞。</p>
“刘使君真乃是忠义之士!”</p>
“真君子也,我荆州百姓有福矣。”</p>
“八厨之名,果真不虚啊。”</p>
“今日方知刘方伯乃真君子也!”</p>
“……”</p>
一片盛赞之声在周围响起,刘表的声威仿若又一次达到了极点。</p>
刘表志得意满,他捋着自己整齐的胡须,甚为开怀。</p>
老夫之贤名,今日经此一事,必将传颂于诸州,北方名士日后必当络绎不绝的前来荆楚!</p>
呵呵,真是前途可期啊。</p>
可就在此时,异变突发。</p>
适才先于刘翊赶到樊城的那十名西凉军将校突然站了出来。</p>
他们排成一排,单膝跪在刘表的面前,再一次吸引了场间所有人的注意力!</p>
“使君啊!”</p>
“刘使君真乃大汉擎柱,我等边郡鄙陋之人,今有幸能够跟在使君的身边,实乃毕生之大幸也!”</p>
“我等何其幸甚!”</p>
眼见西凉军的人突然如此作态,刘表有些惊讶。</p>
不过他心中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周围那么多襄樊名士都在这看着,西凉军诸人如此表态,也让他脸上有光。</p>
“都起来吧,莫要如此,我身为宗亲,为国为民,实乃是我的职责本分也。”</p>
胡车儿高声道:“我等边郡鄙陋之人,一向狂野,只知凶蛮之道,不通王化!直到今日,方知何为天下名士,何为当世英雄!我等先前,着实是白活了。”</p>
“今,使君为了朝廷的平叛大业,甘愿资助王师钱粮,丝毫不藏私,一心为国为民,实乃吾辈之楷模也!”</p>
“天下楷模,昔时乃袁本初,然今观之,只有使君可担此称号!”</p>
“我等既已经归顺使君,那自当以使君的大志为先!”</p>
“今,我等愿舍此性命,随朝廷的兵马去往扬州平叛,一则是替朝廷解决危难,二则也是为我们原先的恶行赎罪,三则也是替使君分忧,扬使君之名,全使君之志!”</p>
“我等志气坚定,还请使君应允!!!”</p>
“大汉基业,我等亦责无旁贷!”</p>
说罢,胡车儿率众向刘表行大礼。</p>
胡车儿这一番说完,围观在旁边的南郡诸士,纷纷抚掌,高声赞扬。</p>
“刘荆州了得啊!想不到西凉军的虎狼竟然也被其感化,甘愿舍身忘死的去扬州平叛!!”</p>
“谁言天下无不可教导之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