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终刊登,农历七九年最后一天的芳草
紫苏叶知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终刊登,农历七九年最后一天的芳草,感觉自己很骚很想让男人喜欢,紫苏叶知道,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大城市的新华书店,第一时间出现了这种情况。</p>
很多书店的领导震惊的发现,一万,两万,三万,还是不够,于是在买书人群的不满和催促中,焦急打电话。</p>
只有两个字,加印加印!</p>
彻底卖爆了!</p>
对芳草感兴趣的人很多,买到的却很少。</p>
对芳草不感兴趣的人也很多,但看到芳草卖的这么火爆,几万本秒没,他们也难免感兴趣起来,也想看看,这本芳草究竟好在哪里。</p>
事实上,这本书不是好,不是一般的好。</p>
甚至是令人忍不住五体投地,痛哭流涕。</p>
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p>
无数刚买到《芳草》的读者,直接找个干净地方席地而坐,开始看书。</p>
“哗哗哗~”</p>
街道上,齐刷刷的出现纸张翻页的声音。</p>
第一页扉页寄语:</p>
“在庭院肆意飘摇的雪花和墙角的青石,我看到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覆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程开颜。”</p>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刘晓莉。”</p>
这两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全部的注意力。</p>
前者是主席在北大求学时写下的,后者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言。</p>
有些捧着书的读者在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就敏锐的意识到这本可能是个悲剧。</p>
但想放弃已经来不及了。</p>
“哗啦~”</p>
翻过扉页寄语,来到真正的第一页。</p>
第一卷:夏。</p>
这是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词语,并不以为意。</p>
“为什么没有春天?因为这里……从来都没有什么春天。”</p>
直到看到正文第一句话,读者们顿时心尖一颤。</p>
“1973年的立夏,南疆西双版纳,坐落在澜沧江旁的偏远小村庄大鱼村,潮湿炎热的天气像一口大号蒸笼,无情的炙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p>
伴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眼前出现一辆大卡车,像是押送货物一般,押解着一车满载着迷茫,不知所措的年轻知青。</p>
其中一个高个子,生得白白净净的男知青吸引了小芳的目光,春天来了,就在这个夏天……”</p>
……</p>
“就在这个夏天?春天来了?”</p>
安邵康倚靠在床上,皱着眉满心不解,不明白程开颜为什么会这样写。</p>
春天怎么可能出现在夏天?</p>
他继续往下看去,热烈灿烂的夏天,来自南疆偏远乡下的美丽姑娘小芳遇到京城书香门第的知识青年宋景明,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p>
一段半真半假,虚伪真实并存的爱情就此展开。</p>
宋景明为了从小芳当村支书的父亲手下得到优待,刻意以知心兄长的身份接近小芳:</p>
1973年7月5号,距离知青们来到大鱼村已经将近一个星期。</p>
老支书担心他们水土不服,给了他们一个星期休整。</p>
这天是一个大热天,晒得树林里的蝉,水塘里的青蛙都不叫了。</p>
宋景明和一群细皮嫩肉的知青们,晒得两眼发虚,脚步打颤,一双手也被锄头铁锹磨出了血泡。</p>
他想到那天遇见的支书家的女儿小芳,心生一计。</p>
于是在宋景明的刻意接近下,两人关系迅速发展,或许是良心发现,那天夜里宋拒绝了小芳的示爱。</p>
但慢慢的,失去初恋的宋被纯真善良,漂亮大方的小芳打动……</p>
这一晚的高粱地里,属于小芳的,热烈的,灿烂的夏季到来了。</p>
她眼角流着泪水,说:“我绽开的不后悔。”</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