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胜雪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第28章 夺魁!,太子凶狠,风华胜雪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夺魁!
最后一轮诗才比试,将整个上元灯会的气氛推向了顶峰。</p>
礼官再次展开一道圣旨,高声宣布了本轮的题目——“家国”。</p>
这两个字一出,便如千钧重担,压在了所有参赛贵女的心头。</p>
这题目看似宽泛,实则最难把握。写小了,是无病呻吟;写大了,又容易空洞无物。</p>
它考验的,不仅是文采,更是胸襟与格局。</p>
经过前两轮的惊艳表现,此刻的萧凝霜,已然是全场瞩目的焦点。所有人都好奇,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太子妃,又会作出怎样惊世骇俗的诗篇。</p>
然而,这一次,萧凝霜却真正地感到了压力。</p>
抚琴,她可以抒发胸中战意;作画,她可以描绘眼中山河。</p>
可这作诗,却是她最短的短板。</p>
她可以背出无数前人描写家国的壮丽诗篇,却很难用平仄格律,将自己的情感组织成句。</p>
她站在那里,久久无法落笔,眉头紧锁。</p>
看到这一幕,李湛那颗已经沉入谷底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p>
他知道,机会来了。</p>
他对着不远处的上官婉儿,轻轻点了点头。</p>
上官婉儿,左丞相上官鼎之女,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仿佛今晚的一切都与她无关。</p>
但此刻,接收到李湛的信号,她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闪过一抹锐利的光。</p>
她莲步轻移,走到场中,提笔挥毫,一气呵成。</p>
“玉楼春暖凤箫声,长乐宫中日月明。</p>
圣主仁心怀四海,何须铁马踏冰河。”</p>
一首七言绝句写完,她放下笔,声音清脆地念了出来。</p>
此诗一出,满场皆惊。</p>
表面上,这首诗歌舞升平,赞颂圣上仁德,天下太平。</p>
但字里行间,却藏着极其阴险的机锋。</p>
“圣主仁心怀四海,何须铁马踏冰河。”</p>
这两句,分明是在暗讽!它将“仁心”与“铁马”对立起来,言下之意,便是真正仁慈的君主,靠的是德政而非武力。</p>
这不就是在影射方才萧凝霜那首充满杀伐之气的《十面埋伏》吗?不就是在暗指太子李轩近来行事锋芒毕露,有失仁厚吗?</p>
这首诗,看似在捧皇帝,实则是在捧以“温润儒雅”示人的二皇子李湛,同时,将枪口死死地对准了东宫!</p>
好一招毒辣的“捧杀”!</p>
李承业的脸色,果然微微一沉。他何等人物,岂会听不出这诗中的弦外之音。</p>
李湛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父皇,太子崇尚暴力,而他,才是那个能守成、能施仁政的储君。</p>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萧凝霜身上。</p>
上官婉儿的诗,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牢牢困住。</p>
她若反驳,就是否定“圣主仁心”;她若赞同,就等于承认自己方才的“铁血战魂”是错的,是与“仁政”背道而驰的。</p>
她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死局。</p>
萧凝霜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她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p>
就在她心乱如麻,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道沉稳而坚定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了她的身上。</p>
是李轩。</p>
他依旧坐在那里,神情自若,仿佛根本没把上官婉儿的挑衅放在眼里。他看着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口型,无声地对她说了两个字。</p>
那两个字是——“信我”。</p>
不知为何,看到他这个口型,和他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睛,萧凝霜那颗慌乱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p>
她想起了他们之间的盟约,想起了他在朱雀大街上的慷慨陈词,想起了他在秋猎场上秒杀疯熊的身影,想起了他为她挡开那杯热茶的背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