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浅议配枪,华兴传,山高路远月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解情由的曹卫国随即虚心请教起来,这种优质燧石是不是很难找,王学军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对于咱们来说,眼前的大燕朝,还是一个陌生国度,凡事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说完心中无奈,王学军笑望着曹卫国,直言换不换你说了算,毕竟兵是你的,枪也是给你用的,我们这么做,也是替你筹划。

王学军的回旋镖打过来,曹卫国嘿嘿一笑,表示这帮小子还嫩了点,先拿火绳枪练练手也好,再看手上的火绳枪,似乎顺眼了许多。

刚在枪型上达成一致,王学军又问他会不会拼刺刀,这回曹卫国学精了,表示小时候在电影里见过,玩打仗的时候用木棍学着比划过,好像并不难。

不等王学军反驳,一同前来的冯振川老爷子失声大笑起来,要是看看电影就能学会,战场上哪会死那么多人?

曹卫国看着这位玩了一辈子枪的老技工,顿时心虚起来,关键是自己上战场的年代,拼刺刀这种古老技术,早就淘汰了。

实际上,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拼刺刀技术,说起来并不复杂,用“刺、挡、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确实不算难,关键是力量、速度、敏捷度这三项,对人的要求就高了,没有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根本玩不转。

在冯振川老爷子看来,想要把拼刺刀这种技术练出来,除了以上这些条件外,还需一项必备能力,那就是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肉搏杀人技,没有收割生命的勇气,练的再好也白搭。

说完这些条件,曹卫国沉默下来,照这个标准来弄,自己手下的战士确实差点意思,想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光是简单把枪配下去,还是不行的,训练、选人,哪一样都不能忽视。

细思之下,曹卫国把李政、王兴等人都叫到跟前,直接在场边竖了一块大黑板,让王学军和冯振川给大家先上一课,再讨论下一步配枪事宜。

和曹卫国简单商量几句,王兴、梁勇、郑凯、钟进,加上新成立三连的连长邱树杰、监军使孙绍军又往回跑去,不一会儿,便将手下的几位排长、副排长叫过来,让他们一同听课,不管能不能听得懂,听听总比不听强,很快便在训练场的一角聚集起来。

见此阵仗,王学军和冯振川顿时紧张起来,平日里趾高气扬的保安团谦虚起来,还真让人不好适应,讲枪械技术,这些人未必愿意听,还是先从拼刺刀讲起吧。

王学军把一枝装了刺刀的火绳枪拿在手里,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一个是150,一个是50,前者是火绳枪的长度,后者是刺刀的长度,二者组装在一起,大约在185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在场归义民的个头都没火绳枪高。

解释过尺寸之后,王学军反手将枪托展示出来,告诉在场众人,尤其是那帮跃跃欲试的归义民军官,这玩意单手是玩不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亿哥带你,钓遍天下鱼

容衣

巡天问道

妄语道人

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麻烦夜夜笙歌

大师姐只想摆烂,灵剑争着认主

浮生掠

禁欲佛子?婚后又茶又撩

加贝灵

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

一笙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