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的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4章 獠牙显露,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爬墙的牛,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孙止停下脚步,目光阴冷地盯着文宋瑞,冷笑一声:“哼,你这是在威胁本使节吗?”

“南朝如今内忧外患,朝堂动荡,已是自顾不暇,又拿什么与我蒙古国抗衡?”

文宋瑞闻言,心中恼怒,但他强压怒火,面色平静,出声反问:“使节大人,勿要预言之不预,望你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文宋瑞拂袖而去,帐内的公孙止,盯着远去的背影脸色铁青。

当夜,大批禁军悄然出动,迅速将使团护卫的驻地围住。

次日,赵昀在朝堂上正式接见蒙古使团。

公孙止昂首阔步地走进朝堂,身后跟着神色傲慢的昆贡、朗达玛、普布、巴桑四人。

公孙止扫视了一眼朝堂上的众人,双手抱胸,态度嚣张,高声开口:“大宋皇帝,我蒙古国大汗对使节遇刺之事极为震怒。”

“如今,本使奉大汗之命,提出三项条件,若南朝不答应,大军即刻南下,踏平南朝”

赵昀面色阴沉如墨,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使节请讲。”

公孙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脸上满是得意的神色,“第一,岁币额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五成,这是对我国遇难使节的赔偿。”

“第二,必须交出杀害我蒙古国使节的凶手,明教教主木易等人。”

“第三,割让淮西三州以及樊城给蒙古国,以示南朝对两国和好的诚意。”

实际上,蒙哥原本提出的条件中,只是要求增加三成岁币,交出明教凶手,并无割让土地的要求。

可公孙止自作主张,私自更改条约内容,趁机抬高价码。

一来,是想借此削弱赵宋的实力。

二来,也是想借此在蒙哥跟前赢得晋升之机。

这三条一出口,朝堂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面露惊怒之色,有的大臣甚至忍不住低声咒骂。

赵昀心中亦是愤怒不已,但想起杨过曾说蒙古国是在虚张声势,强自镇定下来,“使节所提条件,太过苛刻。”

“关于使节遇刺一事,真相已经查明,朕会给贵国一个合理的交代,相关的卷宗和人犯会交由贵国处置。”

“至于岁币之事,断无增加的可能,至于割让土地一事,朕亦不会接受。”

公孙止闻言,顿时脸色一沉,“宋国皇帝,我蒙古国大军已在边境集结,随时可以发动进攻。”

赵昀目光坚定,毫不退缩地直视公孙止,“使节莫要说笑。”

“我大宋亦有百万雄师,若贵国执意要挑起战端,大宋必将奋起反击。”

“朕答应交出梁成大与薛极等人,是因为他二人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必须受到惩罚。”

公孙止没想到赵昀的态度如此强硬,心中恼怒不已,却也不敢真的即刻发动战争。

毕竟在出使前,蒙哥与忽必烈已告诫他,当下的西线战事吃紧,并无即刻与南朝开战的打算。

眼下皇帝赵昀态度强硬,想要解决明教木易等人,只怕还得另觅他途,不能在此跟皇帝硬碰硬。

看来要解决此事,还是要借助南朝内部势力才行。

一念及此,公孙止冷哼一声,“宋国皇帝,本使再给南朝三日时间。”

“若是皇帝还是这般态度,那本使只好传令大军南下自取。”

说罢,也不理会赵昀的反应,带着昆贡、朗达玛、普布、巴桑一众蒙古护卫,大摇大摆地离开垂拱殿。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赞赏皇帝的强硬态度,有的则担忧蒙古国真的会因此开战。

赵昀看着朝堂上的混乱场景,眉头紧锁,心中忧虑重重。

此次蒙古国兵临城下只是暂时的对峙,接下来必须尽快化解这场危机,否则大宋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究竟该如何对待明教,他心中也没有答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吴潜的府邸内,一片死寂,往日的繁华喧嚣已不复存在。

吴潜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西沉的落日,心中满是不甘和落寞。

自从罢相之后,他便如同牢中猛虎,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

这时,管家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轻声说道:“老爷,门外有人自称是蒙古使节手下,说是有要事相商。”

吴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旋即又恢复了平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绿袍、眼神狡黠的男子走进书房。

见到吴潜,立刻恭敬地行礼,脸上堆满了笑容:“吴相国,奉我家先生之命,前来与相爷商议。”

吴潜冷哼一声,目光中满是不屑,“你家先生找我这个罢相之人,有何事可商?”

“老夫如今已是一介草民,恐怕帮不了你们。”

男子赔笑道:“吴相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虽暂时罢相,但在朝中的威望和人脉仍在。”

“我家先生有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如今相爷与我家先生有共同的敌人,还望吴大人能够携手合作。”

吴潜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哦?你家先生想让老夫如何相助?且先说来听听。”

男子压低声音说道:“我家先生想让南朝答应一些条件,可如今皇帝态度强硬,拒不松口。”

“我家先生听闻吴相爷与魔教素有嫌隙,如今史弥远已归隐,但朝中仍有不少人支持魔教。”

“我家先生希望吴相爷能出面,联络朝中大臣,给皇帝施压,让南朝皇帝答应交出魔教凶手。”

“作为交换,蒙古国可要求吴相爷全权代表南朝出面商议。”

吴潜听闻这番话语,心中恰似有两只猛兽在争斗,天平在两端摇摆不定。

一方面,他对明教心存嫌隙,明教行事多有不羁,早已令他心生不满。

倘若能借此次契机,打压明教的势力,同时还能借此东风,重掌朝堂大权。

可另一方面,他心底清楚,与蒙古人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潜藏的风险巨大。

一旦事情败露,坐实了这勾结外敌的大罪,自己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吴潜眉头紧皱,“若被人知晓老夫与蒙古暗中勾结,可是叛国大罪,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那前来游说的男子见吴潜满脸犹豫,知道他心中动摇,急忙趁热打铁,继续劝道:“吴相,若不抓住眼前机会,日后再想东山再起,谈何容易啊!”

吴潜依旧缓缓摇头,吐出两个字:“不够!”

男子心中一紧,咬了咬牙,“岁币只加三成!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

吴潜脸上浮现出不屑的冷笑,他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对这些谈判伎俩了如指掌,深知对方还未亮出底牌。

当即冷笑一声:“还是不够!”

男子神色一滞,佯装沉思,仿佛在权衡利弊,片刻后,才无奈点头回应:“割让土地之事,就此作罢!”

吴潜这才微微点头,“转告你家先生,皇帝不会出面对付魔教,最好的结果是朝廷不再支持魔教发展!”

这话一入耳,男子生怕吴潜中途变卦,赶忙出声安抚:“吴相尽管放心,我家先生向来言出必行。”

“况且,此事隐秘,只要行事妥当,绝对不会有人知晓。”

吴潜神色微微缓和,点了点头,“老夫心里有数。你回去告诉你家先生,让他静候佳音便是。”

男子闻言,恭敬地行了一礼,“在下在此,先行恭贺吴相爷重回朝堂,再复往日权势。”

话音落下,男子告辞离去。

吴潜望着男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心如明镜,深知自己踏出这一步后,便是踏上一条绝路,稍有差池便会万劫不复。

然而,心中对权势的渴望,让他最终选择了冒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

四合院:何雨柱的年代生活

陈歌的锤子

能力是变身镜流,但压制不住魔阴

飘渺无声

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斩神:我道系青年,请个神合理吧

耳根子发红

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

小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