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5章 绝对公平绝对不合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山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提点?”

就在朱标愣神的功夫,老朱冲门外的太监刘和微微示意。

紧接着李景隆、徐允恭等人便径直走了进来。

“臣等见过陛下!”

见各家国公的子嗣均已到齐,朱标自然明白老爷子一开始便是带着这几人前来谨身殿,方才李景隆他们也应是在门外等候。

“科举副考一事,你等当尽心竭力。”

“你们几个虽出身武将世家,可仍是青年才俊,当以矢志为国为己任。”

“当下我朝正欲鼎盛,宛若进取之青年,因此朕才选召你们几个为此次科举副使。”

“故而,你等当竭力办好此次差事,不得有失。”

“臣等谨记!”

三两句场面话过后,朱标便有意让几人退下。

毕竟此次科举只是让李景隆几人走个过场,命他们出任副考,朱标从未想过让他们解决科举可能出现的麻烦。

科举士子也不可能以他们这些个勋贵子嗣为座师侍奉。

所以简单吩咐两句,朱标便也打算命几人离开。

只不过不等朱标示意,李景隆拱手拜过,随即上前一步道:“陛下,昨夜父亲告知臣将担此科举副考一职后,臣心中惶恐,故而同允恭几人连夜前往国子监。”

“有赖陛下圣明,此次科举必能顺利进行。”

“然唯有一事,臣等商议过后,仍拿不定主意。”

“哦?”

朱标本想让李景隆去请教宋濂、高启这些老臣。

可当看到老朱斜靠在椅背上,俨然一副看热闹的表情。

朱标当下便也明白了过来,李景隆将说之事,多半只能自己处置。

也正因如此,老爷子才将这些人带到自己跟前。

“说来听听。”

“是!”

“我朝科举在即,各朝各国皆知。”

“也因太上皇时常讲学,《洪武纪册》已成士子奉行之圣贤。”

“因此我朝文盛之名,广播诸国。”

“直说!”朱标有些不耐烦,当即打断。

李景隆别的都好,只是每逢进言无论是在朝会还是谨身殿私下召见,每逢他有事启奏便必要提前铺垫个一大堆。

这点朱标素来不甚满意。

也是听到朱标出声打断,李景隆赶忙继续道:“因我朝文教鼎盛,爪哇、安南、苏门答腊等国学子或借其朝廷,或私下前往我朝。”

“也欲参与我朝科举!”

“此事关系邻国,臣等不敢擅专,特来请示陛下是否允准其他诸国士子参与我朝科举。”

“准!”

朱标直截了当,当即说道。

“此为善事,自然要准!”

“不仅允准,若有他国士子没有名册,未经本国朝廷引荐,国子监也要分发名录,准其参与科举。”

他国士子参与中原王朝的科举,从来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自唐朝开始便有“宾贡科”,倭国、高丽等国先前也多有学子参加唐宋元时期的科举。

甚至还有人能一路抵达殿试。

既是兴盛文教,彰显大明鼎盛,朱标自然不会介意。

而且!

雄括诸国,天下同心。

不仅要借助刀兵,更要以文教为辅。

各国士子若以大明科举为准,以中大明榜单为荣,这也是教化诸国之民的好办法。

倘若此事日后愈发蓬勃,海贸联系也必将愈发鼎盛。

朱标甚至能想到将来会有不少他国学子心向大明,以求于大明定居。

届时不兴刀兵,安抚诸国也未可知。

况且这些学子总不能不吃不喝,他们既然抵达大明,便也会为了大明的经济繁荣出一份力。

左右都是好处,大明也没什么损失,朱标自然没理由不准。

然而听到朱标欣然准许,李景隆却似早有预见般丝毫都不感到意外。

同时。

却见李景隆轻叹一声,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只是陛下,若是准许他国士子参与我朝科举,最后榜单又该如何评定?”

“嗯?”

见朱标眸光一凝,语气有些不悦轻哼一声。

李景隆赶忙继续说道:“并非微臣枉顾礼法,意图徇私舞弊,祸乱科举。”

“只是他国使臣参与我朝科举,干系到我朝与诸国的关系,所以臣才斗胆询问。”

生怕自己话没有说明白,李景隆紧跟着道:“宾贡科关系两朝,所以历朝历代对他国贡生参与科举都以持中之法处之。”

“为显天朝礼遇诸国,会试榜单当有他国士子。”

“也为彰显我朝文教鼎盛,殿试前三甲必为我朝士子。”

“所以此次....”

说着,李景隆偷偷瞄了朱标一眼,便也没有继续往下说。

此事本就是约定俗成,甚至都不需请奏朱标,或者说也不该请奏朱标。

他们几人按照先前的法子办了便是。

只不过和徐允恭几人商议过后,李景隆等人还是决定请朱标明示。

毕竟朱标不同于其他帝王,没准在朱标心中,对那所谓的持中之法深恶痛绝也不一定。

而听李景隆说完,朱标也大致明白了过来。

虽说此事有些徇私之意,可徇的却非两人情谊之私。

此事却也是关系到大明与诸国之间的联系。

而且朱标也大致听明白了,恐怕在诸国看来,最后他国士子在科举榜单上的名次,便是大明对其他诸国的态度。

若是有哪个国家的士子未入科举榜单,没准他们本国不会认为是本国学子的学问不够,会以为大明对他们一国的态度不是很好。

简单思量过后,朱标用力摩挲手中玉牌,直接说道。

“他国士子来我朝参与科举,乃是以我朝文教鼎盛,欲与心中的天朝士子同台比试,探究自己的学问。”

“这些个士子多半不知两国关系还会影响他们的名次。”

“倘若我朝当真以睦好邻国,左右他国使臣名次,或抬高或打压,皆为失信。”

“失信于他国士子,将来可还有他国士子以参与我朝科举为荣?”

“陛下圣明!”

即便听到朱标意思明确,态度坚决。

可冯诚还是上前一步,出声说道:“只是陛下,倘若仅因学问取仕,若科举头甲乃是他国士子,我朝或许会失了颜面。”

“若是三甲皆为他国士子,连同我朝士子以及朝廷,都将受到他国嗤笑。”

“而且若是榜单没有他国士子,保不齐被他国诟病我朝徇私。”

“朕明白!”

朱标眸光矍铄,正色出声。

“科举乃我朝取仕之道,断不能因朝廷与他国关系,徇私枉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

金满满

修仙:从拥有灵植空间开始

醉卧海疆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石头长芽

全球冰封之前,我搜刮鹰酱溜回国

长停泊白

炼气期如履薄冰,元婴期重拳出击

金火旺甲木

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

千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