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猛曾老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清理余孽,靖江王府(上),紫玄纪,威猛曾老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斌带人封存账册时,库房突然起火。
在救火过程中,他们在地窖中发现了一个密室,里面堆满了打造到一半的兵器铠甲,还有十几套绣着白莲的袍服。
更令人震惊的是,墙上挂着一幅详细的大明疆域图,上面标注了各卫所兵力部署,以及一条从广西到南京再直达北京的进军路线。
“这是要造反啊……”刘斌倒吸一口凉气,“快马加鞭,把这份图呈送指挥使大人!”
……
仅仅用了七日,各路人马陆续回报。
赵谦坐在北镇抚司大堂,面前堆满了证物。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从卢庚府上搜出的玉佩,上面刻着“受命于天”四字,背面却是白莲教的九瓣莲纹。
“靖江王这是要学宁王啊……”赵谦冷笑,“可惜他没这个本事。”
陆炳匆匆进来,“指挥使大人,查清楚了。卢庚这半年暗中调动了三十万两官银,通过钱庄汇往广西。”
“好一个靖江王!”赵谦拍案而起,“传我命令,即刻起草奏折,请旨查抄靖江王府!”
他转向墙上挂着的大明疆域图,手指重重按在桂林位置:“白莲教最后的余孽,这次一定要连根拔起!”
……
五更时分,赵谦带着一队精锐缇骑直扑城南一处宅院。
根据朱雀使的情报,这里是靖江王府在京城的秘密联络点。
院门紧闭,看似无人,但赵谦敏锐地注意到门环上有新鲜手印。
“破门!”
随着一声令下,锦衣卫撞开大门。
院内顿时箭如雨下,三名缇骑当场毙命。
赵谦拔刀格挡,绣春刀舞成一团银光。
“白莲教余孽!一个不留!”
激烈的厮杀在院内展开。
这些白莲教徒武功诡异,袖中不时射出毒针暗器。
但锦衣卫早有准备,盾牌阵稳步推进,弓弩手占据制高点。
突然,后院传来一阵诡异的笛声。
地面开始震动,数十条毒蛇从地洞中钻出,见人就咬。
“雕虫小技!”赵谦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砸在地上。
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开来,毒蛇纷纷退避。
最终,十七名白莲教徒被击杀,活捉五人。
在搜查中,锦衣卫发现了通往地下的密道,里面竟是一个小型兵器作坊,还有半成品的龙袍玉玺。
“证据确凿。”赵谦看着这些证物,眼中寒光闪烁,“靖江王,你的死期到了。”
……
清晨,乾清宫内。
朱厚熜看着赵谦呈上的证物,脸色阴沉如水。
“靖江王……”他轻抚那件未完工的龙袍,“作为我大明唯一的旁系藩王,太祖待你们一脉不薄啊。”
赵谦跪伏在地:“陛下,臣请即刻发兵桂林,剿灭靖江王和白莲教余孽。”
朱厚熜沉默良久,突然问道:“李大哥怎么看?”
一直坐在一旁喝茶的的李初玄缓缓抬头,“陛下,臣建议先派密探摸清桂林城的虚实。靖江王在广西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必有后手。”
“准了。”朱厚熜点头,“赵指挥使,你亲自去办。记住,朕要活着的靖江王。”
“臣,遵旨!”
当赵谦退出大殿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这场清洗,还远未结束啊……
……
漓江之上,三艘商船顺流而下。
赵谦站在船头,望着两岸奇峰异石,手中折扇轻摇。
他身着湖蓝色绸衫,腰间玉佩叮咚,俨然一副富商模样。
“指挥使大人,前方就是桂林城。”陆炳压低声音,“探子来报,靖江王府近日戒备森严,四门都增派了亲兵。”
李初玄从船舱走出,紫袍已换成褐色布衣,却掩不住一身气度,“靖江王朱经扶,弘治十七年袭爵,在广西经营二十余载。此人表面恭顺,实则野心勃勃。”
靖江王以朱元璋长兄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朱兴隆元至正四年死于灾荒。
朱兴隆之子朱文正为二世,朱文正跟随朱元璋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因骄纵不法被囚禁而死。
朱元璋念及亲情,封朱文正之子朱守谦为靖江王,这是明朝唯一一脉非太祖血统的王族。
在政治、经济待遇上与其他郡王差别很大。
洪武三年朱守谦首封时得授金册、金宝。
永乐以后禄米降为“禄视郡王”,但皇帝恩赏方面仍享受亲王待遇,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大体与亲王相同,还置有庄田,这是郡王所没有的……
赵谦合上折扇:“玄子,你说这老狐狸会不会已经收到风声?”
“难说。”李初玄眯起眼睛,“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