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轩大元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就该放张献忠入川,明末之我若为王,宇轩大元帅,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瞿塘关大局已稳,王成也在这里游览一番。
这里是文人士子的打卡地,自诩风流的文人士子,在这里留下不朽的佳作。
只是经过炮火的洗礼,又刻着诗词的峭壁,已经被毁坏不少。
王成暗道可惜,要是划下一块石板,放在后世又会值多少钱。
果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又有多少英雄,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王成还在感叹,黎猛走了过来,递给王成一封书信。
书信是秦翼明写的,让王成去石柱主持大局。
张献忠的十几万大西军,也收降的差不多了。
虎子已经驻守在重庆府,常威驻守保宁、庆州两府。刘芳亮负责看管,十余万俘虏。
秦翼明又不隶属王成,让他回去主持大局,这个信息量还是有点大。
稍微思索,王成决定返回石柱。
一路无话
当王成再次来到石柱,出来迎接他的,比上次隆重多了。
虎子、杨国光等,麒麟一师的主官;秦良玉带着秦翼明等,石柱方面的土酋。
一位身穿明朝二品官服,儒雅中又带了些刚毅。
还有一人略显肥胖,身边有两婢女搀扶着。
来不及多想,王成上前与众人一一见礼,才知那个明朝官员,就是四川巡抚龙文光。
至于那个年约五十的胖子,就是蜀王朱至澍。
听了秦翼明的介绍,王成多看了几眼朱至澍。
对于明朝的藩王,王成还是第一次看到。与想象的差不多,都是身宽体胖肥头大耳。
待一行人到了大厅,气氛就有些尴尬。
按着明朝体制,当以蜀王为尊。现在多了个王成,怎么安排都不合适。
最终还是秦翼明机灵,让朱至澍与王成两人,在南面并排而坐,才避免的争端。
王成属于朱标一脉,算是太祖的九世孙。
第一任蜀王,是太祖的第十一子。按着辈分,是太祖的第十四世孙。
单论远近关系,王成的血脉更为纯正。
王成也不在意,要论起身份,还是要看实力。就算是身份再尊贵,没有实力,也不过是金丝雀而已。
有人不在意,朱至澍就不那么想了。
朱至澍颇有城府,先承认王成的身份。也和王成拉起了家常,也谈论起辈分。
王成无疑有他,既然人家笑脸相迎,也不能冷屁股相对。两个朱家子孙,倒也相谈甚欢,厅内气氛比想象的好。
只是朱至澍话锋一转。
说张献忠是明朝的死敌,不仅祸害中原百姓,还掘了朱家祖坟。王成现在活捉了张献忠,为何不将他杀了,来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又质问王成,是不是朱家的子孙。
真是在阴沟里翻船,被朱至澍摆了一道,王成也是气乐了。
早知道就该放张献忠入川,屠了你蜀王一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