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张九龄与李隆基谈国事并聊天,盛唐风云记,文如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九龄说:“看来张守珪的军事才能确实不一般啊。”

李隆基说:“薛楚玉在之前任幽州节度使时,派郭英杰率领一万唐军精锐骑兵,和一万奚军攻打契丹,结果是奚军分兵据险自守,郭英杰和唐军一万精锐骑兵英勇奋战为国捐躯。朕不会忘记郭英杰和这些英雄的将士的。那次唐军战败后,朕撤了薛楚玉的职务,让时任陇右节度使的张守珪担任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没有令朕失望啊。希望他能杀死可突干,可突干给契丹、奚、大唐幽州等地,都带来了祸乱,朕对他恨之入骨。”

张九龄说:“臣认为张守珪有希望捉住或者歼灭可突干,从他年轻时在北庭与突厥的战绩,以及前几年在河西、陇右与吐蕃的战绩,可以看出他是当下大唐的一员猛将。”

李隆基微笑着说:“是的,张爱卿分析得对。”

李隆基喝了一口茶,将茶杯放到茶桌上说:“朕曾带人在西苑耕出一亩多地,去年深秋安排人种了小麦。前几天朕令太子带着十三岁以上的弟弟们,收割了那些麦子,现在已经晒干了,收获了足足有二百多斤干麦子。这些麦子用于宗庙祭祀。长安皇城兴庆宫东墙外,朕亲自播种了一些小麦,现在也已经收获了。朕在长安东北面的禁苑还令人种了三亩麦子,现在也已经收割了。朕决定将那些麦子分给身边的近臣。朕会令马车夫将这些麦子从长安运到东都,你和裴耀卿、李林甫、萧嵩每人将会分得一百斤干麦子。”

张九龄说:“谢谢陛下赐给臣麦子。臣知道陛下在禁苑种麦子,除了一部分用于祭祀宗庙以外,还想亲自计算亩产量,这样能更准确地了解民间疾苦。”

李隆基说:“张爱卿说得对啊,朕以前派去民间了解小麦亩产量的使者,常常夸大了亩产量。高力士、杨思勖、牛仙童等宦官,倚仗着朕对他们的宠信,接受了各级各地官员的一些贿赂。朕也赏赐过他们金银。他们在长安城和洛阳城郊区购买了一些田地,雇佣民工耕种,收获了不少粮食。因此朕不会赐给他们麦子,而是赐给你们这些官居高位,兢兢业业工作,两袖清风的宰相们粮食。朕在宫内的安全还指望这几位高级宦官,尤其是高力士和杨思勖,因此只要他们忠于朕,朕会对他们收受贿赂的事不予理会的。之前有刚正不阿的重臣向朕提醒过高力士、杨思勖等人受贿的事,朕都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默许。”

张九龄知道李隆基这话的意思是告诉他,不要因受贿等问题弹劾高力士和杨思勖等高级别宦官。张九龄说:“陛下在宫中饮食起居,确实是离不开高力士、杨思勖等高级别宦官。臣看得出您对他们非常信任,他们跟随陛下多年,对陛下的忠心已经经过了无数考验。臣能理解陛下容忍他们所涉嫌的受贿问题,陛下在这件事上还是有底线的,他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忠于陛下才行。”

李隆基微笑着说:“朕了解张爱卿,人人都赞美你刚正不阿,朕今天看到了你另一面的优点。朕执掌大唐已经二十二年了,已经创造了比贞观之治还富庶的盛世,也希望宰相们能认可朕的能力,该理解朕的时候理解朕,凡事不必过于执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徐阳来了

智齿填鸭

侦探秦仁杰

朱冰

残城最后的光

我梦以醒

和顶流弟弟一起上综艺,爆红了

师傅爱吃庞海

种地:我每天都在突破记录

买件破衣服

让我做妾?姐姐不装了

夏与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