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比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4章 两王隐疾寒梅落,三军密令战鼓扬,贞观逆旅:归乡之途,四海比邻,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漏壶滴答,魏王李泰瘫坐在椅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扶手。眼下青黑如墨,恍惚间竟似当年李承乾的模样。
“魏王,该歇了。“贴身内侍捧着药碗的手微微发颤,李泰突然挥袖打翻药碗,瓷片碎裂声惊得内侍慌忙下跪。
李泰踉跄着撞开雕花木门,月光如霜洒在汉白玉阶上,远处传来野猫的叫声,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寝殿内,魏王妃正拔下钗环,见李泰面色惨白地闯入,慌忙起身,“魏王这是怎么了......“
“问遍了府中所有的侍妾,无一怀有子嗣,而且本王已然,不行了......“李泰抓起案上的青铜炉,狠狠的掷在了地毯上,
“李承乾那个贱人,待本王得势的那日,必然让他身首异处......“声音突然哽咽,喉结在苍白的皮肤下剧烈滚动。
魏王妃扑到膝前,哭声里带着浓重的鼻音:“魏王如此,臣妾日后该怎么办呀!“
李泰猛地推开她,发冠歪斜,露出几缕银丝:“这个时候你居然还想着自己?若不是当初只宠你一人,何须等到今日!“
魏王妃突然止住了哭声,抹了把眼泪:“那个道士不是献了两块五色石?说是采日月精华,能......“
“能医病?“李泰突然发出刺耳的笑声,“去年回京,我特意问过孙思邈,那石头非但无用,久戴了还会头痛、瘙痒,直至肢体麻木!那分明是能取人性命的东西!“
说着一把攥住魏王妃的手腕,“那个妖道,本王早已让人沉尸湖底了。“
魏王妃脸色瞬间煞白,锦缎的袖子滑落:“臣妾只是......只是见他仙风道骨......“
“本王信你。“李泰突然松开手,指尖抚过她的鬓发,“不过这秘密,决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本王既然不能在美人身上下功夫,那便专心政事,好在本王还有欣儿,你好生照看,万不可出了差错,早些歇息吧!“
待殿门重重阖上,魏王妃瘫坐在满地的狼藉中。烛光爬上她腕间的五色石,泛着诡异的幽蓝。
“去,把这个......“她颤抖着褪下镯子,“送到库房最深处。“侍女捧着镯子退下时,听见屏风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
三日后,暮色将辽水染成赭红色,粼粼波光间浮沉着数不清的充气浮囊。
李世民勒住玄影,披风在风中猎猎翻卷,望着对岸空荡荡的芦苇荡,眉间蹙起深深的沟壑。
抬手遥指北岸的荒滩,“敬德啊!朕生不逢时啊,若是再年轻十岁,定要踏平这高句丽的每一寸土地。如此险地,竟无人把守,实在令人扼腕。“
尉迟恭站在岸边,看着操作甚是便捷的木制卡扣固定的浮筏,也不禁有些感慨,
“陛下快别折煞老臣!俺老黑也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您连冲锋陷阵的活儿都舍不得给。
不过话说回来,陛下给臣置下了家底,臣又跟着秦小子攒下了家业,宝琪如今在安西也混得有模有样,
老黑我啊,如今跟着陛下再踏一回高句丽的土地,这辈子也算圆满咯!“
长孙无忌驱马近前:“鄂国公若是还不知足,那满朝的文武可都要自惭形秽了。
那仙客来,活脱脱是个吞金兽,没有陛下为你撑腰,换作旁人,怕是早被折腾得焦头烂额了。“
听着二人斗嘴,李世民嘴角扬起笑意,伸手招来指挥的薛礼:“仁贵,这便是正则新鼓捣出来的渡河装备?”
薛礼笑道:“陛下,这可不是表兄搞出来的,他哪有这个本事?
都是一些工匠为了挣赏钱,今天弄点这个,明天弄点那个,不知不觉就有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李世民嘴角扯了扯:“你说是那些工匠自行研究出来的?”
薛礼点了点头,李世民若有所思,想起了当年在工部责罚段纶的一幕,长叹了口气。
“朕也不是圣人,有时可能判断得也不对呀!唉!辅机,待渡河后给长安传旨,段纶改任宗正卿。”
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剑锋划破暮色,直指对岸:“传令!大军渡河!“
-----------------
平壤城王宫,烛台轰然倒地。泉盖苏文的象牙笏板碎成了三截,飞溅着扎进侍卫的手背,那人却连眼皮都不敢眨动。
“十万石粮草!盖牟城的粮仓竟成了唐军的囊中之物?”泉盖苏文的嘶吼震得廊下铜铃乱颤。
“李积那老匹夫,竟用如此下作的手段!”
泉男产立在阶下,手背青筋暴起:“父亲!儿愿率五万精兵夺回盖牟城,定将唐军的尸首填进辽水!”
“夺回?”泉盖苏文猛地转身,眼中血丝密布,“你当唐军是待宰的羔羊吗?”
一把抓起案上的羊皮地图狠狠摔在地上,“看看这局势!盖牟城的位置有多重要,就处于众城的正中,
此城一破,北边的新城、玄菟城已危在旦夕,而泉男建居然还在慢吞吞的行军,至今未到木底城,是去游山玩水了吗?
南边的白崖城和辽东城亦要告急!传令泉男生,速从乌骨城出兵直奔辽东城,要快,泉男建到达木底城后不必休整,立即夺回盖牟城!”
冷冷扫了一眼高藏,高藏浑身一抖:“传旨,按莫离支的意思传旨。”
泉盖苏文松了口气:“密发高惠真!盯紧孙代音的一举一动,若有风吹草动,即刻绞杀!
传令各地,坚壁清野!绝不能再让一粒粮食落入唐军的手中!”
-----------------
李治将最后一道奏折搁在案上,指节因长久握笔而泛白,烛火摇曳中,房玄龄将前线的战报展开,枯瘦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辽河。
“李积大军已攻下了盖牟城,伤亡不大,陛下渡过辽水后也就有了前沿的阵地。只是张亮水师受阻,恐难按时会师。“
“房相,战事方面孤不太担心,孤总担心父皇的身体......“话未说完便被剧烈的咳嗽打断,慌忙用袖子掩住唇角,指缝间隐隐透出一丝猩红。
房玄龄浑浊的眸中闪过忧虑,假装视而不见:“殿下亦要保重身体,前方有正则在,陛下应当无忧的。“
二人商谈政事到了戌时,直到更鼓响起,才在铜漏的滴答声中作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