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司马相
烟鬼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司马相,用户34792676的新书,烟鬼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楚奇那时年轻气盛,智谋超群,将朝堂牢牢掌控在手中。他手段强硬,决策果断,对于稍有忤逆之意的臣子绝不留情。司马相初来乍到,在楚奇面前,宛如一只惊弓之鸟。每次上朝,面对楚奇那锐利且充满压迫感的目光,司马相总是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
有一回,朝堂讨论水利工程的规划。司马相经过调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满心想着能在天子面前一展才华。然而,当他刚开口说了几句,楚奇便冷冷地打断他,犀利地质问让司马相顿时语塞,冷汗湿透了后背。在楚奇的绝对权威下,司马相深感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只能默默蛰伏。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司马相小心翼翼地在朝堂周旋,不断积累人脉、提升自己的实力。他表面上对楚奇恭敬有加,暗中却精心布局。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奇渐渐步入暮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司马相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过人的智谋,始终屹立不倒。
终于,司马相成功熬死了楚奇。那一刻,他心中五味杂陈。
司马相得知要辅佐楚庆庆时,心中五味杂陈。此时的他已近古稀之年,本以为余生可以稍作安稳,却不想又担起如此重任。
楚庆庆登基之初,便能看出他心怀天下,有着远大的抱负和不凡的见识。他虚心向司马相请教治国之道,对这位三朝老臣极为敬重。司马相也倾尽全力,将自己一生所学和从政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楚庆庆。
在他们共同治理下,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农业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商业蓬勃发展,城市日益繁华;对外军事上,也凭借着合理的策略和强大的国力,让周边小国纷纷臣服。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正当国家蒸蒸日上之时,楚庆庆却突然身染重病。尽管宫中太医全力救治,民间也遍寻名医,却依旧无法挽回他的生命。楚庆庆英年早逝的消息传来,举国悲痛。
司马相更是痛心疾首,仿佛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一般。他拖着年迈的身躯,主持着楚庆庆的葬礼。望着那冰冷的棺椁,司马相老泪纵横。他深知,楚国失去了一位贤明的君主,而自己多年的心血也仿佛付诸东流。
葬礼结束后,司马相独自回到府邸。庭院中落叶纷飞,他坐在回廊下,回忆着与楚庆庆相处的点点滴滴。曾经两人在书房彻夜探讨治国方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阴阳两隔。此时的司马相,虽已年近七十,却不得不再次打起精神。
司马相沉浸在回忆之中,楚庆庆那断断续续、带着不甘与无奈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朕原本……以为,熬都能熬死你,但……天命难违,朕要走在你前面了,你都这么老了,我怎么……就是熬不过你呢?”
那时的楚庆庆躺在病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却仍强撑着精神。他看向司马相的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我年少登基,是你辅佐朕,朕最忌惮的人……是你,最器重的人也是你,最得意的人还是你。可惜……我怕,我怕你权力太大,取而代之。”
即便病入膏肓,楚庆庆作为帝王的心思依然深沉。他虽知大限将至,却仍试图以言语敲打司马相。而司马相,即便权力滔天,面对病中的君主,依旧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造次。毕竟,在这封建王朝,君臣纲纪如同一座大山,压在每个人心头。
楚庆庆归天后,司马相遵循遗命,开始辅佐他的哥哥楚定。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司马相殚精竭虑,为楚国的稳定与发展费尽心力。朝堂上下,在他的操持下井井有条。
时光匆匆,转眼间司马相已年近九十。此时,他将国家大权还给了楚定的儿子楚茂茂。尽管此时的他在朝廷上依旧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可谓一手遮半边天,但他已无意于权力的纷争。
司马相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邸。踏入大门,往日熟悉的庭院此刻却让他生出几分陌生之感。绕过回廊,远远便瞧见自己六十多岁的大儿子正蹲在园子一角斗鸟。
阳光斑驳地洒在地上,大儿子专注地盯着两只鸟儿争斗,嘴里还不时发出兴奋的呼喊,丝毫没察觉到父亲归来。司马相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这个儿子也是怀揣着雄心壮志,渴望在朝堂有所建树。自己忙于辅佐君王,对子女的教导难免有所疏忽。如今,看到已过花甲之年的儿子还如此玩物丧志,他不禁长叹一口气。
听到这声叹息,大儿子这才如梦初醒,慌乱地站起身来,看到父亲后,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与愧疚。“父亲……您回来了。”声音里带着些许忐忑。
司马相缓缓走近,目光落在那两只仍在扑腾的鸟儿身上,沉默良久后说道:“你已六十有余,人生至此,本该看透许多事。我一生都在为楚国操劳,即便到了这把年纪,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可你看看你,大好时光尽耗费在这些玩乐之事上。”
大儿子低头不语,双手不自觉地揉搓衣角,似是在思索该如何回应父亲。过了一会儿,他嗫嚅道:“父亲,孩儿自知无用,朝堂之事复杂多变,孩儿实在无心也无力参与,倒不如寻些乐子,度过余生。”
司马相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失望:“你以为人生在世,只需寻乐便可?家族的荣耀、国家的兴衰,难道你都不放在心上?我们司马家世代受楚国恩泽,理应为国效力,可你却如此消沉。”
大儿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父亲,您一生为楚国鞠躬尽瘁,可又得到了什么?权力再大,终究也会老去。孩儿不想像您一样,到老了回首一生,满是疲惫与操劳。”
司马相愣住了,儿子的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间。他一直以为自己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了楚国的安定繁荣,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可此刻,从儿子的角度看去,自己的一生似乎又太过沉重。
司马相淡淡的说道:“恐怕只有我的小儿子司马昭仪,才能继承我的位置。”大儿子听闻此言,神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也有难以察觉的嫉妒。
“父亲,为何您如此看好昭仪?”大儿子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服气。
司马相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望向远方,仿佛透过时空看到了小儿子的身影,缓缓说道:“昭仪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大志,对家国之事有着远超常人的见解。他不仅熟读经史子集,更懂得审时度势,心系天下苍生。”
说着,司马相陷入回忆,“还记得那次朝堂之上讨论边关战事,诸多大臣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年仅弱冠的昭仪竟能条理清晰地分析局势,提出的策略更是切中要害,连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都不禁为之侧目。”
大儿子微微皱眉,反驳道:“仅凭一次表现,怎能断定他就能担当大任?”
司马相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儿子,严肃说道:“这并非偶然。平日里,他刻苦钻研兵法谋略,关心民生疾苦,时常与有识之士交流探讨。他的眼界、胸怀以及那份对国家的赤诚之心,都让我坚信,他有能力扛起司马家的重担,继续为楚国效力。”
大儿子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弟弟那般对家国之事上心。但心中仍有些许不甘,毕竟自己身为长子,却被父亲如此轻易地否定。
司马相似乎看穿了大儿子的心思,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并非偏袒昭仪,只是选贤任能,关乎家族与国家的未来。你若能从此振作起来,用心学习,为家族贡献力量,我同样欣慰。”
言罢,司马相再次转身,朝着屋内走去,步伐虽略显迟缓,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儿子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久久伫立。
楚茂茂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御书房中,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烛火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就在刚刚,司马相一脸肃然地提出建议,恳请他自我禁闭一月,专心研习治国之道,而他虽满心不情愿,却也无法驳回这位权倾朝野且德高望重的老臣的提议。
待司马相离去后,楚茂茂烦躁地将手中的书卷狠狠摔在桌上,精致的书简散落一地。“哼,司马相这老匹夫,竟如此大胆,干涉朕的自由!”他气得满脸通红,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靴子踏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
他先是走到窗边,用力推开窗户,冷风扑面而来,吹乱了他的发丝。望着窗外繁华的宫城,远处宫女太监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的憋屈愈发浓烈。“朕贵为天子,却要被困于此,像个囚犯一般!”他握紧拳头,重重地砸在窗台上。
随后,楚茂茂又心不在焉地走到书架旁,随手抽出一本古籍,刚翻了几页,便不耐烦地扔到一边。“这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平日里听着就烦,现在还要朕整日研读!”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以往自由自在游乐的场景。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心爱的猎犬和那些有趣的蹴鞠游戏,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笑意。可很快,现实的无奈又让他的笑容消失殆尽。“唉,这漫长的一个月,可叫朕如何熬过去……”楚茂茂仰着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带着无尽的烦闷与无奈 。
楚茂茂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表面上是威风凛凛的一国之君,可实际上,他不过是司马相和太上皇楚定眼中的一个傀儡。
早朝之时,大臣们分列两旁,楚茂茂坐在龙椅上,看似掌控全局,实则处处受限。司马相站在朝堂前列,神态自若,每提出一项决策,看似是在向楚茂茂奏请,可那不容置疑的口吻和眼神,让楚茂茂明白,这不过是走个形式。“陛下,臣以为今年应加大对北方边境军备的投入,此事刻不容缓。”司马相言辞恳切,可楚茂茂心里清楚,自己若提出反对意见,定会遭到司马相的一番长篇大论反驳,最终还是得按照他的意思办。无奈之下,楚茂茂只能强颜欢笑,点头应允:“准爱卿所奏。”
而太上皇楚定虽深居后宫,却也时刻通过各种眼线把控着朝政。楚茂茂时常会收到来自太上皇的“旨意”,说是旨意,其实就是命令。有一次,楚茂茂想要提拔一位颇有才能的年轻官员进入中枢,以培养自己的势力。可消息刚传出不久,楚定就派人传来口信,严厉斥责他此举过于草率,让他收回成命。楚茂茂满心愤懑,却又不敢违抗,只能乖乖照做。
退朝之后,楚茂茂独自一人在御花园徘徊。看着园中的繁花似锦,可他却无心欣赏。他握紧拳头,心中暗自思忖:“朕贵为天子,难道就要一直这样被他们摆布吗?百姓们都以为朕是能为他们做主的明君,可实际上朕连一点实权都没有。”
夜晚,楚茂茂躺在龙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深知,若想改变现状,必须要小心翼翼地积攒自己的力量。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留意身边的人,试图寻找那些真正忠诚于自己的臣子。在与一些低级官员的接触中,他发现了几位颇有见识且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便私下里与他们密谈,商讨对策。
楚茂茂被困在禁足之处,才不过短短三天,却仿佛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这处禁足之地虽装饰还算华丽,可此刻在他眼中却犹如囚牢。第一天,他满心都是愤怒难平,在室内不停地踱步,嘴里不住地咒骂司马相的专横和太上皇的偏袒。“他们怎能如此对朕,朕才是这天下之主!”他用力捶打着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哐当作响。
到了第二天,愤怒渐渐被孤独和焦虑取代。不能见任何人,听不到宫外的任何消息,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他坐立不安。他时而趴在窗边,渴望能看到哪怕一个熟悉的身影,时而又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心中不断猜测着朝堂上此刻在发生什么,司马相和太上皇又在谋划着什么不利于他的事。
第三天,楚茂茂的情绪变得复杂起来,既有对现状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迷茫。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究竟该如何打破这困境。他深知,一味地愤怒和抱怨毫无用处,必须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他坐在桌前,铺开纸张,拿起毛笔,试图梳理目前的局势和自己的应对策略。“司马相势力庞大,朝堂上众多官员依附于他;太上皇虽已退位,但余威仍在……”他一边写一边分析,眉头紧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