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8章 酒坊蒸馏谜,神探施公,清月风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州府的夏日总是闷热难耐,连树上的知了都叫得有气无力。施公站在府衙后堂,手中捏着一份紧急公文,眉头紧锁。公文上墨迹未干,是吴县知县刚送来的——一万两税银在押送途中离奇失踪。
\"大人,黄捕头到了。\"书童轻声禀报。
\"让他进来。\"施公将公文放在案上,揉了揉太阳穴。
黄天霸大步流星地走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大人,您找我?\"
施公将公文推向他:\"看看这个。\"
黄天霸快速浏览一遍,眼睛瞪得溜圆:\"一万两税银凭空消失?这怎么可能!押运的官兵都是吃干饭的吗?\"
\"据报,税银从吴县出发,途经醉仙坡时,押运队伍在一家酒坊歇脚。离开后不到十里,就发现银箱变轻了。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石头。\"施公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黄天霸挠挠头:\"银箱中途被调包了?\"
施公摇头:\"银箱一直由押运官刘把总亲自看管,从未离开视线。蹊跷的是,刘把总在事发后也失踪了。\"
\"这...\"黄天霸一时语塞。
施公站起身:\"备马,我们即刻前往吴县。记住,此行需低调,就你我二人,扮作寻常商贾。\"
次日晌午,施公与黄天霸来到了醉仙坡。这里因一家名为\"醉仙酿\"的酒坊而得名,酒香弥漫数里,据说连神仙闻了都要醉倒。
酒坊坐落在山坡上,青砖黛瓦,门前挂着\"醉仙酿\"三个大字的匾额,笔力雄浑。门口几个伙计正忙着装卸酒坛,见有客人来,一个满脸堆笑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二位客官可是来买酒的?小店新出的'十里香'正当时,保准您喝了还想喝!\"男子约莫四十出头,面色红润,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透着精明。
施公拱手道:\"久闻醉仙酿大名,特来品尝。不知掌柜的如何称呼?\"
\"小人姓杜,单名一个康字。\"男子拍了拍胸脯,\"这醉仙酿就是小人一手创办的。\"
\"杜康?\"黄天霸忍不住笑了,\"好名字,酿酒始祖啊!\"
杜康得意地捋了捋胡须:\"客官说笑了。来,里面请!\"
酒坊内院比想象中还要宽敞,几口大缸排列整齐,散发着浓郁的酒香。十几个工人正忙着搅拌酒醅、添火加柴。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子中央一个巨大的铜制蒸馏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施公走近观察,这蒸馏器构造精巧,分为三层,每层都有复杂的管道连接,与寻常酒坊的简易蒸馏器大不相同。
\"杜掌柜,这蒸馏器好生特别。\"施公状似随意地问道。
杜康眼中闪过一丝警觉,随即笑道:\"客官好眼力!这是小人花重金从西域引进的'三重天'蒸馏法,酿出的酒格外醇厚。\"
施公点点头,继续参观。走到后院时,他发现墙角堆放着几十个空酒坛,坛底都印着官府的标记。
\"杜掌柜与官府有生意往来?\"施公指着酒坛问道。
杜康神色微变,很快恢复如常:\"哦,那是给县衙供应的酒。官老爷们喜欢小店的'青云直上',每月都要订上几坛。\"
黄天霸走到蒸馏器旁,好奇地摸了摸铜管:\"这东西真能酿出好酒?\"
\"那当然!\"杜康骄傲地说,\"寻常蒸馏器只能分离出酒精一次,我这是三重蒸馏,酒更纯更烈!\"
施公若有所思:\"三重蒸馏...不知可否演示一番?\"
杜康面露难色:\"这个...今日的料已经蒸完了,要等明日...\"
正说着,一个年轻差役打扮的小伙子慌慌张张跑进院子,看到施公和黄天霸,明显愣了一下。
杜康脸色一沉:\"赵小七!不是让你去县城送货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赵小七结结巴巴地说:\"掌、掌柜的,县衙的人说...说上次的酒钱还没结...\"
杜康怒道:\"混账东西!这种事也值得跑回来?滚去干活!\"说完,转向施公赔笑道,\"新来的伙计,不懂规矩,让二位见笑了。\"
施公打量着赵小七,发现他腰间挂着一块府衙的腰牌,虽然刻意用衣服遮着,但还是露出了一角。
\"无妨。\"施公微笑道,\"杜掌柜,天色不早,我们想在贵坊住上一晚,明日再讨教蒸馏之法,不知可否方便?\"
杜康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后院有客房,只是简陋了些...\"
\"无碍,能闻着酒香入睡,也是一桩美事。\"施公笑道。
安顿下来后,黄天霸悄声问施公:\"大人,您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了吗?\"
施公低声道:\"三处疑点:一是那蒸馏器过于复杂,不像单纯酿酒所用;二是官府酒坛数量与县衙规模不符;三是那个赵小七,分明是官府差役,却伪装成伙计。\"
黄天霸瞪大眼睛:\"您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