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面目全非,真爱人生,林青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天周五了,下午学校大礼堂又开了历史公开课,跟学子们继续探讨历史话题。
今天主要两个问题:周瑜会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是被气死的吗?
问题放下去,有百分之七十的学子举手,表示肯定。
我略带玩笑的说:“周瑜是被气死,但不是被诸葛亮气的……”
我们先来了解有关史料。学子们知道祝妹妹是历史专业的,讲的都是正史。
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12月19日。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9月17日。
周瑜比诸葛亮大6岁。建安十五年,就是公元210年,周瑜在准备夺取益州、实施消灭曹操统一北方战略的途中,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三十六岁。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因劳累过度,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享年54岁。
从以上史料得出周瑜死的时候,诸葛亮才30岁……有学子马上否定:“这不可能!诸葛亮看上去比周瑜年纪大,气死周瑜那会胡须都那么长了,怎么可能是30岁的人?”
我笑着:那是演义,不是正史,我讲的是《三国志》不是《三国演义》,有学子说先静静听吧!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和周瑜有广为人知的对手戏,然而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正史上周瑜和诸葛亮不熟,没有交集,是可以肯定的。
会场一片哗然,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我看到钟云霄、劳力,肖班长和李波都在后边坐着,朝我挥手微笑。
我们来梳理一下两个人的时间线就知道了,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做幕僚。不久,鲁肃先出使刘备这边。随后,诸葛亮出使东吴到柴桑,也就是今天江西九江这个地方,见到了孙权,表达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意愿。这次出使江东诸葛亮展现了纵横家的风采,孙刘联盟其实就是战国时的合纵策略,合众弱已攻一强。
这时候周瑜在哪呢?周瑜在鄱阳湖练兵。不久,孙权召回周瑜,周瑜才回九江,孙权先接见诸葛亮,后开内部会议,没有同时召诸葛亮和周瑜,两人未有讨论。《三国志》里关于这两人可能存在的交集,有两处记载。
第一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第二处,《三国志?先主传》记述:当时周瑜率大军到夏口,刘备对他说:“可以叫鲁肃前来,一起聊聊呗。”周瑜说:“我有军命在身,不敢妄加安排,如果你想见鲁肃,就自己去吧。”又说:“孔明已俱来,不过两三日到也。”
《三国志》中关于周瑜和诸葛亮的交集,只有这两句话,由此可见,诸葛亮和鲁肃很熟,和周瑜可能只是打过照面,认识一下并不熟悉。而至此到最后的赤壁之战,几乎全是周瑜的独角戏,再没有诸葛亮的影子。
从正史记载,诸葛亮的主要活动集中在促成孙刘联盟,完成外交使命后便回刘备军中。而周瑜则是东吴军队的实际指挥者,双方虽同为抗曹联盟成员,两人可能因军事部署的不同,未在同一时间、地点会面。后续的军事行动由周瑜主导。
还有地位与职责的差异,周瑜作为东吴大都督,地位显赫,而诸葛亮当时仅为刘备的幕僚,尚未展现出后期的影响力。周瑜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军事指挥,而非与刘备阵营的低级谋士深交……这些都是史料记载。
至于说到周瑜会不会嫉妒诸葛亮,我想用高校时大辩论赛场上,同组一位学子的讲述来回答。当时,他愤愤不平地说:有什么好嫉妒的?
按史料记载,周瑜就是有可能与诸葛亮第一次见面,应该是208年冬天,赤壁之战前那个时候。那时的周瑜是怎么样的呢?
论家势:周瑜家族二世三公。诸葛亮破落士族,避难南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