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到最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宇宙起源,稷下的一天,狗到最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这一切伟大的转变,皆归功于李明那颗深藏于灵魂之中的炽热之心。他那份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永不言败的坚毅精神,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不仅温暖着我的心房,更为我驱散了前路的重重迷雾,引领着我一步步迈向更为深邃、自由的自我认知之境。
就在此刻,令人惊叹不已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那原本浑然一体的太极图案竟开始自行分裂开来,眨眼之间便化作了阴和阳两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此与彼)。它们宛如两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交相辉映。
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里,阴和阳初次展露真容,彼此分隔两端,但又奇妙地相互依偎、互为支撑。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概念应运而生——非阴非阳。它恰似一座沟通阴阳两极的坚固桥梁,使得阴和阳得以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正因如此,整个宇宙从此拥有了三种最为根本的存在形态:阴、阳以及作为两者完美融合纽带的非阴非阳。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复杂多变又井然有序的宏大宇宙体系,展现出无尽的神秘魅力和深奥哲理。
太极乃是无中之有,虚中之实,小中之大。李明是否理解了这一点呢?我深信,李明可以理解。你的解释如此清晰,我几乎相信自己真的明白了这一切。那么,让我们继续。
有些人将无中之有称为神。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暗示了存在非神之物——比如,所有非“无”的存在。但我即是万物,无论有形无形(因此我曾自称为“无形的至尊”)。东方神话中的神被定义为虚无或虚空,而西方神话则认为一切有形之物皆为神。这两种理解都有失偏颇。有些人认为神既是太极又是太虚,这种理解才是正确的。
在创造了阴和阳之后,神终于认识到了自我。在这一自我裂变的时刻,神创造了相对性——这是它赠予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因此,相互关系成为神赋予人类的最佳礼物,这一点将在稍后的时间详细探讨。
万物从虚无中诞生——这是一次灵性的跃迁,这与科学家所谓的大爆炸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万物开始各自分离,时间也随之产生。因为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东西,其间的距离是可以被测量的。有形的部分开始定义自己,彼此间形成了“相互关系”,而无形部分也是如此。这就是万物初始的模样,一切从无到有,从虚无中诞生,形成了这个奇妙的世界。
神深知,若要爱得以存在,若要人类体验到纯粹的爱,那么与之相对立的存在——恐惧,也必须被创造。因此,神选择去创造那极端的一方,即恐惧。在人类的神话中,这被描述为魔鬼的诞生、亚当的堕落、撒旦的叛变。
李明将纯粹的爱化作一个角色,名之为劫,同时,他将恐惧塑造成另一个角色,名之为腐。人类将此事件作为主题,编织出无数复杂的神话传说,围绕争夺、战斗、天兵与鬼卒、善恶、光明与黑暗等元素展开叙述。
这些神话是早期人类试图通过神话来理解宇宙事件的一种尝试,他们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尽管人类在灵魂深处对这种二元对立有所了解,但在精神层面,却几乎未曾察觉。在宇宙从自我分裂中诞生的过程中,神以纯粹的能量创造了现在存在的万物——包括有形与无形的万物。换句话说,神不仅创造了物质的宇宙,也创造了精神的宇宙,这构成了“我\/非我”的二元世界。
李明深深地思考着那些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他心中坚信,这些神话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故事而已。它们宛如神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神秘对话,承载着人类对于未知世界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渴求理解的强烈欲望。每一个神话都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帮助人类开启认识世界之门,去探寻那隐藏在表象之下深邃而又复杂的真相。
与此同时,这些神话更是神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生动体现,是他们彼此间共享的爱与恐惧的真挚流露。无论是远古时代的人们,还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或许并未全然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意,但神话却如同一座无声的桥梁,悄然连接起了神与人的心灵。
在那充满爱与恐惧、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相互交织的二元世界里,神话成为了人类与神明共同经历和感受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即使身处不同的维度和境界,人类与神明也会面临相似的挣扎与抉择,感受到同样的喜悦与悲伤。
而这一切,便是李明想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宏大宇宙图像。就如同在一片寂静无垠的宇宙之中,他以灵动的笔触化作悠扬的弦乐之声,奏响一曲曲动人心魄的乐章,引领着读者一同踏上那段奇幻而又引人入胜的旅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