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茅村焕瑞光, 艺韵与恩长。 后辈承前志, 新程再远扬。,山外吹来的风,天涯88,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茅山涡村,艺术的种子也在悄然发芽。子欣,一个面庞圆圆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灵动光芒的女孩,自幼便对画画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村里的老艺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主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绘画技巧倾囊相授。在老艺人悉心的指导下,子欣每日都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从晨曦微露到夜幕降临,画笔几乎未曾离手。她反复揣摩线条的运用,细心调配色彩的比例,绘画技巧日益精湛。
起初,子欣只是在学校里怯生生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那些画作里,有她心中五彩斑斓的梦,有对家乡山水细腻的描绘,还有对未来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同学们看到后,眼中满是惊叹与羡慕,纷纷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夸赞着,这让子欣渐渐有了自信。后来,她的胆子越来越大,利用假期时间,提着装满颜料的小桶,拿着画笔,在村里的墙壁上精心绘制壁画。
阳光洒在她身上,她专注的神情如同正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她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轮廓,遇到不满意的地方,就微微蹙起眉头,用橡皮擦去,重新描绘。勾勒完毕,便开始上色,她蘸取颜料的手沉稳而精准,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绘制的壁画里,有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有村民们丰收时的喜悦笑脸,还有未来村子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出她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一幅幅壁画在村子的墙壁上徐徐展开,仿若为村落披上了一件绚丽的新衣,成为了村落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村民们驻足观赏。孩子们更是被深深吸引,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围在子欣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子欣姐姐,你是怎么画出这么好看的画的?”“我也想学,你教教我吧!” 子欣总是笑着耐心解答,就这样,壁画激发了更多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一尘的引领下,村里的生活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那句 “现在好了,看病、上学、吃穿住行都不用自己操心了”,不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而是化作了温暖人心的诗篇,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
夕阳如血,洒落在村头那棵历经无数风霜的老槐树上,余晖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碎金。树下,李叔 —— 一位皮肤黝黑、眼角带着深深岁月痕迹的中年汉子,正和几位围坐的老人、孩子讲述着往昔与今朝的对比。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双手粗糙且布满老茧,此刻正激动地比划着,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仿佛要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人。
“你们知道吗?以前啊,咱们这村子,穷得叮当响,那日子过得,真是苦不堪言。看病?得走上几十里山路,天不亮就得出发,一路颠簸,等赶到医院,人都快散架了。孩子们上学更是一种奢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有余钱供孩子读书啊。我记得小桥她娘,就是因为一场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砸锅卖铁凑钱,可最后还是……” 说到这里,李叔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眶也湿润了,他抬手抹了一把眼角的泪花,停顿片刻,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政策好,村里也争气,建起了大医院,那楼又高又亮堂,里面的医生医术高明,设备齐全。孩子们上学有校车接送,每天早上,看着孩子们欢欢喜喜上车,我这心里就踏实。连吃饭都有营养餐,还不用自己掏钱,这钱放在咱们自己手里都没啥用了。咱们啊,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旁边,张婶,一个满脸皱纹却笑容可掬的老太太,穿着一件朴素的碎花棉袄,用她那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拍了拍李叔的背,安慰道:“是啊,李叔说得对。我孙子小相,现在天天穿着新衣裳,背着新书包去上学,那精神头足得很。前几天还跟我说要当科学家呢!我这心里头,比吃了蜜还甜。这都多亏了村里的努力,还有国家的照顾。”
这时,小芹,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神清澈得如同山间清泉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课本,课本的封面在夕阳下反射着微光。她兴奋地说:“李叔,张奶奶,我们老师今天教我们唱了一首新歌,叫《感恩的心》。我学会了,我唱给你们听吧!” 说着,她便清了清嗓子,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唱了起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歌声在夕阳的余晖中飘荡,婉转悠扬,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李叔和张婶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与希望。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激与向往,也是村子美好未来的悠扬前奏。
转眼间,夜幕降临,如一块黑色的绸缎轻柔地覆盖了整个村子,村里的灯光星星点点地亮了起来,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李叔家的院子里,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感恩之夜”。院子里摆放着几张简易的木桌,桌上摆满了自家种的瓜果蔬菜,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绿油油的青菜,还有村里新引进的农产品加工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王大爷,村里的老木匠,平时总是闷头做着木工活,话不多,但今天却主动拿起了话筒,他那饱经沧桑的手微微颤抖着,声音有些沙哑且带着激动:“我这一辈子,最骄傲的不是做了多少精美的家具,虽然那些家具摆满了村里人的家,可比起村子的变化,那都不算啥。以前,我生病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能硬扛,疼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现在,大医院的医生定期来给我检查身体,还教我养生知识,让我这把老骨头又硬朗起来。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