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挫折不后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水泥厂的投建,回到古代积功德,遇挫折不后退,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良乡的厂房是张华此前精心选址并建造的,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靠近原材料产地,非常适合水泥的生产。设备零件被运到厂房后,张华立刻组织技术工人进行重新组装。这一次的组装比之前更加严谨,因为这套设备将成为正式的生产设备,必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张华亲自监督了整个组装过程。他根据试运行中的经验,对设备的某些部分进行了优化。例如,在锅炉的燃烧室部分,他增加了一个额外的隔热层,以提高热效率;在碎石机的传动部分,他调整了齿轮的咬合度,以减少运行时的噪音和磨损。工人们在他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将设备重新组装起来。
设备重新组装完成后,张华带领工人们进行了最后的调试。这一次的调试比试运行时更加细致,张华要求工人们记录下每一个运行参数,并与试运行时的数据进行对比。经过几天的调试,设备终于达到了最佳运行状态。锅炉能够稳定地煅烧出高质量的水泥熟料,而碎石机的破碎效率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张华对设备的正式运行非常满意。他知道,这套设备将成为他水泥生产计划的核心,而它的稳定运行,将直接决定水泥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他还安排了几名技术工人轮流值班,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张华的周密筹划下,水泥厂的投产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然而,他深知,水泥厂的成功不仅依赖于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生产技术的完善,还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此,他特别安排了刘勇成立一支工厂护卫队伍,以确保水泥厂的生产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刘勇此前被张华安排照顾他的田地庄稼本来也是临时的,现在工厂生产的事务紧要,并让刘勇另外从外村雇佣一些人过来耕田,他则抽身出来成立工厂护卫队。
刘勇不仅身体高大,而且身手敏捷,最近又跟罗强习了一些武艺,正是做护卫首领的好材料。张华找到刘勇,向他详细说明了成立护卫队伍的重要性。水泥厂的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或破坏,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到整个生产计划的推进。刘勇听完后,立刻明白了张华的用意,并表示会全力完成任务。
刘勇回到村里,开始挑选合适的青年加入护卫队伍。他选择的标准非常严格:不仅要身体强壮,还要有责任心和纪律性。经过几天的筛选,刘勇最终挑选出了二十名青年,他们都是村里的佼佼者,既有体力,又有胆识。刘勇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训练,包括基本的防卫技巧和巡逻纪律,确保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护卫队伍成立后,刘勇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在水泥厂周围巡逻。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
防止外人闯入:水泥厂的生产区域是核心机密,任何未经许可的外人都不得进入。护卫队伍需要时刻警惕,防止有人试图潜入工厂。
保护设备和原材料:水泥厂的设备和原材料价值不菲,护卫队伍需要确保它们不被盗窃或破坏。
维持秩序:在水泥厂正式投产后,可能会有不少商人或访客前来参观。护卫队伍需要维持现场的秩序,确保生产不受干扰。
刘勇还特别强调,护卫队伍不仅要保护工厂的安全,还要展现出良好的形象,因为他们是水泥厂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外界对工厂的第一印象。
在张华的带领下,大良乡的全体村民和水泥厂的所有工人都投入到了水泥厂的投产准备工作中。村民们负责原材料的采集和运输,工人们则负责设备的组装和调试。大家齐心协力,为水泥厂的顺利投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张华对村民和工人们的付出非常感激。他知道,没有他们的支持,水泥厂的建设不可能如此顺利。为了回报大家的努力,张华决定在水泥厂投产后,优先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准备将水泥厂的部分利润用于改善村里人的生活条件,此外还要建好村里的基础设施。
拍卖会这一天,大良乡的水泥厂正式开始了水泥的投产。张华特意将投产仪式安排在了拍卖会的同一时间,以吸引更多的关注。投产仪式在新厂房外举行,现场布置得庄重而喜庆。张华邀请了县城里的几位重要人物和商人前来参观,刘勇则带领护卫队伍维持现场秩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