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杏林扬名与蹊跷病症,医途大唐,稻谷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暮春时节的洛水之畔,十万株牡丹正以倾国之姿绽放。紫微城阙的朱红宫墙下,魏紫姚黄开得肆意,花瓣层层叠叠如美人云鬓,在晨露中泛着珠光。天津桥畔的绿牡丹 \"豆绿\" 最是稀罕,其色如春水凝碧,薄如蝉翼的花瓣在风中轻颤,恍若凌波仙子踏浪而来。
应天门五凤楼前的牡丹坪上,黑牡丹 \"冠世墨玉\" 孤傲而立,墨紫色花瓣吸收着朝阳,竟在暗处泛着神秘的幽光。与之毗邻的 \"雪映桃花\" 则摇曳生姿,粉白花瓣上晕染着绯红,恰似醉酒后微醺的双颊。太医院别院的牡丹雕花窗棂外,\"二乔\" 并蒂而开,一半娇红一半素白,恍若两位绝色佳丽隔花私语。
洛水南岸的牡丹园里,千亩花海随着地势起伏,形成波浪般的彩色海洋。游人们踩着青石小径穿行其间,衣袂沾染着牡丹的芬芳。漕船驶过,船工的号子声惊起檐下飞燕,羽翼掠过花梢,抖落簌簌花雨。
暮色四合时,洛阳城被染成胭脂色。天津桥上的牡丹灯笼次第亮起,映得河面波光粼粼。不知谁家的琵琶声在花影中流淌,惊落几片残瓣,随波逐流,仿佛载着千年的富贵风流,流向远方。
紫微城阙在朝阳中泛着赭红光芒,林羽站在应天门五凤楼上,望着洛水如碧玉带般穿城而过。天津桥上商旅如织,漕船载着江南的茶叶与塞北的皮毛往来如梭,两岸垂柳新芽初绽,与桥头铜铸天枢相映成趣 —— 那是武后为彰显大周气象而建的万国颂德柱。
\"林大人,韩国夫人送来的南海沉香。\" 小药童抱着锦盒穿过回廊,脚步惊起檐下筑巢的燕子。太医院别院坐落在洛水南岸,飞檐斗拱间点缀着牡丹雕花,正值花期,暗香浮动。
林羽接过锦盒时,袖口暗纹在阴影中若隐若现 —— 那是太宗皇帝御赐的五爪金龙纹,当年他以太医令身份随驾东都时,曾在此为武后诊治过心悸之症。如今这身深紫朝服虽华贵,却再无当年在嵩山采药时粗布衣衫的自在。
\"去回了魏国夫人,说我明日申时出诊。\" 林羽将人参推回锦盒,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金鱼袋。金鱼袋上錾刻的牡丹纹与太医院檐角的铜铃相呼应,\"告诉她按我开的方子再服七日,切忌动怒。\"
药童应声退下时,天津桥上忽然传来争执声。林羽凭栏望去,见一位身着月白襦裙的年轻女子正与守卫拉扯,素纱披帛被扯得歪斜,露出颈间暗红的斑块。她足下是洛河春潮拍打的石埠头,身后漕船桅杆如林,旌旗上 \"神都\" 二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位姑娘可是来求医?\" 林羽踏步上前,朝服下摆扫过应天门台阶上散落的银针。他曾以兵部尚书身份整顿过宫廷侍卫,此刻这些守卫见他腰间金鱼袋,竟忘了通报便自行退下。
那女子见他身着深紫朝服,眼中泛起水光:\"民女... 民女想见林大人。\" 她颈间的红斑在牡丹雕花窗棂透入的光线下,宛如凋零的花瓣。
待女子进得诊室,林羽解下腰间金鱼袋置于案头,露出内侧刻着的 \"中书令印\" 四字。诊脉时,指尖触及她腕间异常滑数的脉象,这位曾为太医令的中书令心中一凛。窗外飘进几片牡丹花瓣,落在《千金方》泛黄的纸页上。
\"姑娘这病... 何时起的?\" 林羽取出银针时,故意让女子看见针柄上 \"太医院\" 三字铭文,\"我曾在太医院任职多年,或许能帮上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