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抵达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仨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抵达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仨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在校期间主修对外贸易,辅修俄语,英语和日语,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在学业繁杂的情况下记住这些东西,而且还有时间写小说的?!”
王艺翔一脸诧异的翻开了小说,随便看了几页,不动声色的将小说收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问道:“你还有吗,再来一本。”
“有,我来时带了几本,是打算当做小礼物送给苏国人的。”
李华麟搞不清王艺翔的态度,便又翻找出一本递给王艺翔,却见王艺翔将第二本小说压在了笔记本的下面,解释道:
“访苏工作很无聊的,我看你的小说开篇还不错,准备抽空拜读,至于这第二本,是要给领导的,这样才能让关于你的记录,更加属实。”
“好了,我们继续,第五个问题...”
拿人手短,纵然是方脸浓眉的王艺翔,在收到了小说后,也难免对李华麟多了几分好感。
事实上,他在受上级命令,来找李华麟谈话之前,就早已经通过内部渠道,得知了李华麟的大致信息。
这就是一个有着些许小爱好,且背景红到发紫的工农子弟!
不论是国内的广交会,还是苏国的布拉格维申斯克,这小子都立了大功,这样的人才是国家最需要的!
所谓的问话,完全就是走个样式罢了,他这次就是来给李华麟平反的,没想到还能混一本小说,
李华麟感受到王艺翔传递来的善意,回答的话术也开始变得有技巧起来,逐渐偏向于诉苦流...
半个小时后,王艺翔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而没过多久,江省业务组的成员也回到屋内,众人继续边吃边聊。
相比较业务组的人没心没肺,会议厅里可就乱套了,
来自进出口总局的王副局长,看着收上来的100多份问询记录,看一个脸紫一分,看一个脸紫一分,
待100多份记录全部看完,又看到孙向前拿出准备送往帝都的证据时,真的怒了。
他破口大骂,吓得领队和督导员们噤若寒蝉,更是气的在屋内来回踱步,大力拍打着桌子。
“行啊,你们是真行啊,国家派你们访苏,是为了打通两国贸易,为了恢复中苏关系铺路,你们居然玩起了内斗?!”
“来来来,都给我看看这些问询记录,再看看这份证据,言辞凿凿,你们还想狡辩什么,真当我是瞎子吗!”
“孙向前,你作为访苏团的领队,能让别人架空了权利,把手里的项目瓜分,怎么不蠢死你呢!”
“三甲级语言的业务代表,仅仅几个月就为国家创收近亿卢布的订单,还为国家洽谈了多个技术引进,这样的业务代表全国能有几个?”
“你们江省出一个,不珍惜也就算了,还让他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关禁闭,一个年轻人喜欢个留声机怎么了,花自己钱买的,犯错误吗?!”
“会议结束后,给我份深刻的检讨,好好反思一下你的愚蠢,不然我就撤了你的职。”
遂目光望向郑天放和李丰田,眼中的怒意稍缓了几分,厉声道:“你们两个也是,各自写一份检讨,不然就给我滚回国去!”
孙向前,郑天放,李丰田被王局指着鼻子骂了半个多小时,吓得是馒头冷汗,闻言连连点头:
“领导您消消气,是我们没用,这回去就写检讨,一定深刻的反思自己,绝对不能再让领导失望!”
“算了,这事也不怪你们。”撒了气,王局看向孙向前三人的目光柔和了几分,
他心里明白,3比7,在有心人捣乱和争权下,就算再有能力的领队,工作也推不下去。
遂用冷冽的目光扫过七省领队:“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七省领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立马委屈的替自己辩解,不断互相拆台,令王局眼中冷意都要凝结成实质。
“一群只顾私利的家伙,把访苏当儿戏,耽误了国家大事,你们都该枪毙!”
“把手里的项目都交给孙向前统一管理,然后每个人以业务代表的身份,在接下来的访苏行程中,给我落实业务去。”
言罢,王局指着桌子上的问询记录和证据文件,示意护卫都收起来,再次扫过众人。
“谁立功了,我算你们将功补过,若是继续滥竽充数,回了国,就等着上人民法庭吧!”
注视着七省领队,已经不能说七省领队了,应该说访苏团代表离去,王局见孙向前三人也要走,便道:“你们三个留下,走什么走!”
“孙向前,之后的行程里,你依旧做访苏团的领队,由李丰田和郑天放配合。”
“只要你们能在苏国创汇,竭尽全力促进中苏关系缓和,我可以全权代表进出口总局,临时给你们增添项目和订单,尽全力辅助访苏工作推进!”
“记住,上级领导的意思是,最迟明年年底前打开河市口岸,访苏是重中之重,要是再给我掉链子,可就不是写检讨书那么简单,也给我人民法庭上待着去!”
“上级?”孙向前闻言额头冒汗,王局已经是副厅了,连他都要喊上级,那...遂连连点头:“王局放心,我们早就有了完整的对苏规划,只是被打乱了嘛。”
言罢,孙向前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袋递给王局,讪笑道:“这是我们还未来苏国前,就已经做好的对苏项目规划,您过目。”
“有规划还能搞的一团浆糊,你啊你啊,我怎么说你好!”
王局坐到了椅子上,翻看着项目规划书,接连看了两遍后,不由皱了皱眉头:
“不错的规划,但过分理想化了,没有考虑到苏联人民的实际情况,还有可改进的地方。”
“老孙呐,我是先你们一步来的苏国,这一趟也算了解了苏国的民生,有跟你们不同的看法,如果我们把各自的看法综合,相信这份规划还能够完善。”
“嘶,这字写的这么难看,你抽空可要练练字了,堂堂的国家干部,这字,能拿出手吗?!”
李丰田和郑天放闻言,眼角中多了笑意,在强忍着笑,令王局皱了皱眉:“怎么,练字,很好笑吗?!”
“不不不,王局您误会了,这规划书是我们三省联合弄出来的不假,可不是我写的,是李华麟写的。”
当下,孙向前把李华麟如何收集数据,如何与其他两省攀比,如何做出最初的项目规划,又是如何由三省联合改进的过程夸大了一遍,听得郑天放直皱眉:
“好你个孙向前,当时你是怎么拍着胸脯跟我保证的,说没给下面的人提供便利,你要不要点脸。”
孙向前脸不红心不跳,反驳道:“老郑,这不能怪我啊,你们的人又不用去码头验货,我的人要验货,还要做规划,这不是时间上来不及吗!”
“你你你,无耻至极!”郑天放见王局望了过来,只能强压着怒意,一甩袖子坐在椅子上,冷哼着别过头去。
“不错的人才,老孙,把这个李华麟调到我们进出口总局吧,让他在江省当个科员,屈才了!”
王局放下了文件袋,拿过一旁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口枸杞水,说出的话却令孙向前连连摆手:
“王局,这可使不得,李华麟跟苏国代表们相处的不错,我还等着两国口岸打开,给他委以重任呢。”
“您也看到了他的那些数据和规划了吧,在我都不知道国家要下定决心打开口岸贸易的前提下,他就已经在收集数据做准备了。”
“就这么一个天生的对苏专员,还是留在我们江省最合适,进出口总局的门槛太高,我怕把他调过去,这小子务实的心态就变了,对他成长不利。”
“你放心,现在华麟同志的隔离审查已经解除,接下来的访苏工作中,我一定多给他历练的机会。”
王局喝着茶水,冷哼了一声表示嗤笑,幽幽道:
“行了,把同志们都叫去参加宴会吧,谢尔盖耶夫可是准备了很久,别让苏国人看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