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事在人为
抓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事在人为,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抓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立刻下令,扩大水泥的生产规模。
同时,将这种新材料,优先应用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防工事。
雍州城墙的部分区段,开始用水泥进行加固。
原本夯土的墙体外层,被浇筑上一层厚厚的混凝土护面。
一些重要的城门和角楼,更是用水泥砂浆重新砌筑,变得固若金汤。
在北境的镇北关,许业绍也收到了来自雍州的水泥样品和使用说明。
这位老将立刻意识到了这种材料的巨大价值。
他当即下令,将水泥用于加固关墙,修建更加坚固的堡垒和箭塔。
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远超传统的夯土和砖石。
用它加固的城防工事,防御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这些用水泥加固的城池,将成为敌人难以逾越的坚固屏障。
除了城防,水泥也被用于修建桥梁的关键部位,如桥墩和桥拱。
它使得桥梁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大大增加,改善了雍凉的交通状况。
工匠们对这种神奇材料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不断摸索着水泥的最佳配比和使用方法,甚至开始尝试用它来制作各种器物。
……
水泥的成功,让林羽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材料——玻璃。
透明,坚硬,可塑。
这种在前世随处可见的材料,在这个时代,却是极其罕见和珍贵的奢侈品。
偶尔有从泰西之地流传过来的琉璃器皿,往往价值连城,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
林羽知道,玻璃的制造原理并不算复杂。
关键在于高温和纯净的原料。
他再次召集了路绍和几位擅长烧制陶瓷、熟悉高温窑炉的匠师。
“诸位,可知琉璃为何物?”
林羽问道。
“自然知晓。”
一位老陶匠回答道,“那是西边来的宝物,晶莹剔透,价值千金。”
“那如果我说,我们雍凉,也能烧制出类似琉璃的东西,甚至比它更透明,更实用呢?”
林羽的话,让匠师们再次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侯爷,这……这恐怕不易吧?”
“琉璃的烧制之法,可是秘不外传的。”
“事在人为。”
林羽微微一笑。
他拿起一把洁白的沙子。
“此物,名为石英砂,乃是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
他又指向旁边准备好的纯碱(苏打)和石灰石粉末。
“再配上这两种辅料,将它们混合均匀,置于极高的温度下熔炼。”
“待其完全熔化成粘稠的液体后,再进行冷却成型,便能得到透明的玻璃。”
原理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首先是原料的纯度。
普通的沙子含有太多杂质,烧出来的玻璃会浑浊不堪,甚至带有各种颜色。
林羽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凉州某处戈壁滩上,找到了一片相对纯净的石英砂矿脉。
纯碱的获取也颇费周折,需要通过特定的植物灰烬或者天然碱矿进行提炼。
其次是温度。
烧制玻璃所需的温度,远高于烧制陶瓷和水泥,甚至比冶炼钢铁还要高。
现有的窑炉根本无法达到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