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墨灵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诗歌大意

燕子明明知道我的茅草屋十分低矮窄小,却仍旧频繁地前来。它们衔着泥飞进屋里,把泥点洒落在我的琴和书上,而且它们追捕飞虫时,还不时碰撞到我的身上。

诗歌主旨

这首诗表面写燕子的调皮捣蛋,实则通过对燕子频繁光顾茅屋这一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闲适与无奈交织的复杂情感。在看似嗔怪燕子的背后,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在漂泊生活中的自我排遣。

诗歌赏析

- 首联:“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熟知”赋予燕子以人的感知,仿佛燕子清楚地知道诗人所住的茅屋极其低矮狭小。“故来频”则强调燕子频繁地来到这里,一个“故”字,生动地表现出燕子似乎有意与诗人相伴。这两句为下文燕子在屋内的一系列活动做铺垫,同时也营造出一种人与燕子之间特殊的互动氛围。

- 颔联:“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具体描写燕子在屋内的行为。“衔泥点污琴书内”,描绘出燕子衔着泥在屋内穿梭,不小心将泥点洒落在琴和书本上,琴和书都是文人雅物,被燕子弄脏,看似是在抱怨燕子的调皮。“更接飞虫打着人”,进一步描写燕子追捕飞虫时碰撞到人的情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不经意间的“打扰”。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将燕子的活泼好动刻画得栩栩如生。然而,在这看似嗔怪的描写背后,却透露出诗人客居生活的一种闲适与无奈。诗人在漂泊他乡的孤寂中,对燕子这些细小的行为如此留意并写入诗中,从侧面反映出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对这种平凡生活场景的珍视,在无奈之中又有一种自我调侃和排遣。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绝句漫兴其三》时,正处于安史之乱后期,他客居成都草堂,具体背景如下:

社会背景

- 战乱余波影响深远:安史之乱虽接近尾声,但历经数年战乱,唐朝社会遭受重创,百废待兴。经济衰败,百姓流离失所,政治格局动荡不安。尽管杜甫暂居成都相对安稳之处,然而心系天下的他,时刻忧虑国家命运与人民疾苦,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潜移默化融入诗作。

- 社会秩序亟待重建:战争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藩镇割据势力逐渐抬头,中央政权权威受到挑战。杜甫深知国家复兴之路艰难,而自己却无力改变大局,内心充满无奈与忧虑。这种对社会现状的深刻认识和无力感,为其诗歌创作增添了深沉底色。

个人境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儿都火化了,还陪白月光过生日?

小野泽

重生58:带着系统闯天下

飞翔的苍鹰

上城之下

李马

星铁:开局变身阿古茹奥特曼

莫比书生

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

来清酒半壶

美女总裁的僵尸老公

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