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搭不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4章 小舅子的犯罪天赋,从前有个协谷镇,艾搭不理,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都是矿纺织厂员工倒出来的,我这零散着收的。”
钱东并不忌讳这些棉纱的来源,这会正好是大锅饭最后的余晖,很多有想法的工人已经开始偷偷行动了。
“你还敢收贼赃?不怕矿纺织厂找你?”
郑为民有些诧异,这小子啥时候这么大胆了,竟然敢收矿纺织厂流出来的东西,不怕矿纺织厂报警抓他?
由于受益于偷井盖的影响,销赃罪经常被单独提溜出来批判,对销赃人员的打击也多是从严从重,很多时候甚至是并案处理。
“找我?满大街都是收原料的,我还是为数不多没好意思挂牌子的。”
钱东既然敢干自然做了调查,这会外面收购矿纺织厂的原材料,就跟路边收油的一样,早就公开化了,很多人直接大大方方的把招牌都打出来了。
“这么普遍吗?”
由于杨家庄是全镇最富裕的村庄,矿纺织厂管理权限也不在地方,郑为民平时很少到这边来,自然不清楚这些企业的情况。
“一捆棉纱出厂价八块,他们解墙头扔出来,转手就卖两块,外面怎么收都能大赚!”
棉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这会几乎每个县市区都有棉纺厂,整个社会对棉纱的需求达到了顶点,根本不愁没人要。
“出库入库差这么多,他们厂里不管?”
郑为民有些好奇,这么大的亏空,矿纺织厂不可能发现不了。
“他们出纺纱车间的时候,故意把拖车堆高高的,等进下一个车间,拖车上面是平的,反正都是按车转运的,八辈子也差不了!”
矿纺织厂的纺纱车间和制衣车间并不挨着,平时都是用拖车转运棉纱,转运的工人在装车时特意多装一倍以上的货物,等到工厂的围墙边上,直接将车上多余的棉纱扔给外面接应的,等到下一个车间,人家一查车上的棉纱数没问题,自然不会节外生枝。
“他们厂领导呢?也不管吗?”
郑为民记得自从砸三铁活动开始以后,矿纺织厂和矿机械厂都承包给了个人,按理说这些承包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工人薅自己的羊毛。
“承包的是刘矿长的老婆,正忙着从矿上捞钱呢,哪看得上这点老鼠屎!”
钱东刚开始也害怕,偷偷摸摸干了几天之后,这才从来这里卖货的工人那,打听到了工厂内部的情况。
协谷矿这会正忙着创建卫生矿呢,各种花钱的名目层出不穷,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流出去,据说最后都流进了矿长老婆的公司。
“那你干的时候也注意点,你这煤场在路边,被人看到了不好。”
郑为民也不是那种一腔子正气的人,既然现在已经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了,自己人再不偷偷赚点,那就是真的傻了。
“放心,我这不存货,凑够一车就卖,就赚个场地费!”
钱东的主要业务是煤炭,所以他对棉纱并不怎么上心,两三天才凑够一车,赚上几千块钱的辛苦钱……
钱东煤场墙边还堆了一些编织袋,见识了钱东的棉纱生意之后,郑为民怀疑这堆东西也不是什么好来路的。
“这是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