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海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打月饼 走亲戚,重生小山村带着丽姐去结婚,大漠海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八月初六的晨光悄然洒落,秋收的尾声也静悄悄地来到了顾子奕家。院子里,一幅忙碌又喜庆的景象热烈展开。老爸顾耀华天刚蒙蒙亮就起了床,在院子的一角,他熟练地摆弄着砖石,开始盘起炉台。这可不是普通的炉台搭建,而是一年一度打月饼的前奏,承载着老家传承多年的传统习俗。在那个物资不算充裕的年代,月饼都是自家亲手制作,每一块月饼里,都包裹着团圆的期许与甜蜜的祈愿,更是向亲人朋友传递深情厚谊的独特方式。

顾家的月饼品类丰富多样,其中红糖月饼占了大头,还有提浆饼,也就是如今的五仁月饼等其他口味。红糖月饼以其甜而不腻、香醇浓郁的独特风味,稳稳占据着每年中秋节的“c位”,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而提浆饼,外皮酥软得恰到好处,内馅香甜可口,各种果仁的香气相互交融,同样深受家人和亲戚们的喜爱。

今年,对于顾家而言,意义格外不同寻常。粮食迎来大丰收,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显着的好转,这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余力,来准备比往年更多的月饼和提浆饼。顾耀华心里一盘算,决定做30斤面的月饼和10斤面的提浆饼。这数量一出来,比往年多出了不少,足够每个亲戚家都能品尝到顾家饱含心意的手艺。

到了下午,制作月饼和提浆饼的大工程正式启动。顾耀华和老妈萧含玉站在厨房,一个负责和面,一个着手做馅料,两人手法娴熟,配合得相当默契。顾耀华双手有力地揉搓着面团,面团在他手中翻滚、舒展,不一会儿就变得光滑细腻;萧含玉则在一旁精心调配着馅料,红糖的甜香、果仁的醇厚,在她的巧手下慢慢融合。顾子奕和弟弟妹妹们也没闲着,负责包月饼和提浆饼。他们刚开始上手时,手法略显生疏,包出的形状也不太规整,但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他们先把面团搓成圆润的小球,再小心翼翼地包上馅料,接着放入模具中,用力按压成型。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需要十足的技巧和耐心,稍不注意,馅料就可能露出来,或者形状不够美观。不过,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精致的月饼和提浆饼还是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虽然模样比不上糕点店里的那般规整,却充满了家的温度。

八月十二的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顾子奕和老妈萧含玉、三弟顾子强迎着晨光,踏上了前往姥姥家的路。虽说姥姥家距离只有二里地,但这条路对于他们而言,却满是温暖的回忆。一路上,泥土的芬芳混合着路边野花的香气,萦绕在他们身旁。偶尔有几只麻雀从头顶飞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也在为他们这次出行增添几分欢快。

姥姥今年62岁了,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可她的精神头依旧十足。每次顾子奕他们来,姥姥总是特别开心,尤其是看到顾子奕,更是亲得不行。她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好多好吃的,满心欢喜地盼着他们来。

姥爷在老妈萧含玉12岁的时候,就因病离世了。这么多年,姥姥一个人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她含辛茹苦地拉扯着5个孩子成家立业,其中的艰难困苦,旁人难以想象。老妈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都是在姥姥的辛勤操劳下长大成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姥姥省吃俭用,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缝缝补补,就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穿暖,有个好前程。

如今,姥姥和三舅住在一起。三舅是个出了名的孝顺儿子,对姥姥的照顾无微不至。平日里,三舅会陪着姥姥晒太阳、唠家常;姥姥身体不舒服时,三舅会第一时间请大夫来看病,端茶送药。这让顾子奕他们都很放心,至少姥姥的生活有人悉心照料,不至于孤单寂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瓦:拥有好感度系统的我无敌了

听风何在

原剑客

江湖大侠—令狐冲

无上神帝

蜗牛狂奔本尊

未婚妻出轨后,我和冰山女总裁领证了

森林大马猴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牛熊随心

我的世界:全学院最能打的僵尸

振千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