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丝膝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朝会(十三),开局:召唤锦衣卫,肉丝膝枕,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景炎疲惫却坚毅的面容。他放下手中的朱笔,目光落在那幅《江山万里图》上。之前前派出的江南道专业调查队伍,今日该回京复命了。
“陛下,该上午朝了。“小福子轻声提醒。
李景炎起身,龙袍上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随着动作张牙舞爪,他抬手理了理衣领,眼中瞬间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仿佛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
太和殿外,青铜仙鹤香炉中青烟袅袅,文武百官在层层石阶下肃立,衣袍上的补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李景炎缓步踏上丹陛,龙靴踏在汉白玉台阶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叩击在众人的心上。他在龙椅上落座,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下,最后定格在站在前列的督察院右都御史严正和刑部尚书身上。
“严爱卿,赵爱卿,江南道一案,调查可有结果?”李景炎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严正恭敬地撩起官袍,上前一步,双手高举奏折:“回禀陛下,臣等奉旨彻查江南道官员贪腐一案,已有结果。”
小福子快步上前,双手接过奏折,一路小跑到御案前,小心翼翼地呈给李景炎。
李景炎缓缓展开奏折,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字迹上飞速掠过。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太阳穴上青筋突突直跳,最后“啪”的一声,奏折重重地拍在御案上,震得案上的青铜镇纸都滑出了几寸。
“好一个江南道!好一个刘墉!”他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腊月里的寒风,带着压抑的怒火,“朕竟不知,朕的官员们有如此大的胆子!”
刑部尚书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息怒。经臣等调查,江南道总督刘墉及其党羽,确实犯下了滔天罪行。”
“细细道来。”李景炎强压着胸中翻涌的怒火。
严正清了清嗓子,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说道:“经查,江南道总督刘墉、布政使王德海、按察使周文焕等二十七名主要官员,自三年前开始,以‘修河堤’‘赈灾’等名目,私自加征赋税,数额高达白银三百八十万两。”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官员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惊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三百八十万两白银,几乎是江南道三年正常税收的总和,这是怎样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这还不止。”刑部尚书赵大人紧接着说道,脸上满是愤慨:“他们还在各府县设立‘黑牢’,专门关押那些敢于举报或无力缴税的百姓。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百人死于非命。”
李景炎的手指猛地攥紧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龙椅上的鎏金纹饰在他的抓握下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可有证据?”
严正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几份文书,每一份都用红绳仔细捆扎:“这是从江南道各府县秘密收集的账册副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笔非法征收的款项。还有数千份百姓的血书诉状,以及...”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沉重:“几名幸存者的口供。”
小福子再次上前,将这些证据依次呈到御案上。李景炎翻开一份血书诉状,上面暗红的血迹已经干涸,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字里行间满是百姓的血泪控诉。
“更令人震惊的是,”严正压低声音,神色凝重,“臣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刘墉等人与南楚边境的几位守将秘密往来,有通敌卖国之嫌。”
这句话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官员们纷纷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冷气,窃窃私语变成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贪腐已是重罪,若再加上叛国,那就是十恶不赦、诛九族的大罪!整个太和殿仿佛都被这惊世骇俗的消息震得微微颤抖。
而且这查案办事效率之高又是出奇的诡异!
这背后怕不是又有什么不得了的文章!
李景炎猛地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案上的玉镇纸“当啷”坠地,清脆声响在死寂的大殿炸开。他周身寒意四溢,怒目圆睁:“通敌卖国?好大的胆子!刘墉等人当真以为朕的江山是儿戏?”
满朝文武纷纷跪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大气都不敢出。刑部尚书颤声道:“陛下,臣等已掌握部分书信往来证据,只是南楚边境守将之事还需进一步彻查。”
“查!给朕彻查到底!”李景炎斩钉截铁道:“无论涉及何人,不管位有多高,势力多大,一律严惩不贷!”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杀意翻涌:“即刻下旨,命锦衣卫随严爱卿等人再赴江南,将刘墉等二十七人速速押解回京,沿途务必严加看管,不得有失。”
“遵旨!”严正和刑部尚书叩首领命,起身时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李景炎扫视着满殿臣子,沉声道:“朝中凡与刘墉等人有牵连者,若主动自首,如实交代罪行,朕可酌情从轻发落;若是心存侥幸,妄图隐瞒,他日被查出,定斩不赦!”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落在几个神色有异的南方官员身上,那几人顿时浑身发抖,面如土色。
“此外,”李景炎缓了缓语气:“着户部速拨十万两白银,先行送往江南,用于赈济受灾百姓;再派工部能员,即刻前往江南,重新修缮河堤,务必确保民生安稳。”
“臣遵旨!”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齐声应道。
退朝后,李景炎回到御书房,并没有朝堂上表现的那么愤怒,心中扬起一抹冷笑:“江南道之事,能进展如此之快,大半原因皆是平南侯之功,其对此早已有所察觉,眼下又拔了,南楚暗夜司,南司,在南方的几颗钉子,朕在南方不断加码,赵杰这条老狗估计又要气得跳脚了吧,看你急不急……”
小福子小心翼翼地端来参茶:“陛下,龙体为重,您消消气。”
李景炎端起茶盏,却又重重放下:“传朕旨意……”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