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深似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击鼓鸣冤,重生归来之凤御九天,井深似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在场的老百姓们无不心情激荡,他们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正在击鼓的老汉,仿佛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一切就是他们自身经历的写照。那一声声激昂的鼓声,不断地在人群中回荡着,一下接一下地冲击着在场人们的心弦,让他们的情绪也随之越发高涨起来。
“咚咚咚……”鼓声持续不断地响着,仿佛要将整个府衙都震醒一般。然而,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府衙内才有一个人影缓缓地踱了出来。这人斜睨着眼看向敲鼓的老汉,脸上满是不屑之色,似乎正打算挥手将其驱赶离开。
可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站在老汉身旁的那位年轻人。只见这年轻人身着朴素衣裳,全身上下并无任何华丽装饰,但那挺拔的身姿、炯炯有神的双目以及眉宇间流露出的非凡气质,让人一眼便能感觉到他绝非普通之人。
想到此处,原本准备出口的呵斥之声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那人连忙换上一副谄媚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快步走上前,用尽量温和的语气问道:“不知何人在此击鼓鸣冤?快快报上名来!”
听到这话,那名老汉如同见到救星一般,急忙放下手中的鼓槌,“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同时声嘶力竭地高呼道:“小老儿冤枉啊,请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有恶人假借官府之名强占小老儿的羊群,还无缘无故对小老儿和犬子大打出手。可怜我那儿子,竟生生被他们打断了一条腿,如今只能躺在炕上养伤呐!”说到伤心处,老汉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只见那名从衙门里快步走出的衙役,仅仅是扫了一眼眼前的情形,心中便已然明了。他暗自思忖着:“不用想都知道,定然又是官府手底下那帮家伙中的某些人,借着官府的名头给自己谋取私利。这种事情早就屡见不鲜啦!只要他们别闹腾得太过火,官府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只是这次,怎会弄到这儿来了呢?”这名衙役一边在心里头犯着嘀咕,一边却又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露于外。
稍作迟疑后,他还是开口对来人说道:“你们先在此处候着,容我进去向大老爷禀报一声。”说罢,他转身急匆匆地朝着院子里面走去。不多时,这名衙役便来到了内院,并找到了负责管理事务的师爷。
还未等衙役把话说完,那师爷一听说是有人击鼓鸣冤之事,当即面露不耐之色,没好气儿地打断道:“这点破事儿你跑来跟我说干嘛?直接把他们轰走不就行了!难不成还要我手把手教你如何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哼!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跑来告状,简直不知所谓!给我狠狠地打出去!”
那名衙役神色慌张地跑到师爷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师爷,这次情况跟以前可不太一样!我刚刚看到那扇门前喊冤的老汉身旁竟然站着一名青年人。瞧那青年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明显就不是普通人物,想必其来历定然不凡呐。但奇怪的是,这人身上并未有任何特殊的标识能表明其身份地位。小的担心万一不小心招惹到了这位神秘人物,恐怕会闯出大祸端来呀!而且,您不知道,这会儿衙门门口已经聚集了好多老百姓呢,大家都在那儿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小的实在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咱们大人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赶忙过来向您禀报此事,想问问该怎么处置才好。”
师爷听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满。他暗自嘀咕道:“这一天天的,净是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也要跑来烦扰我。”不过,师爷转念一想,如果对此事不闻不问,任由事态发展下去,万一被县老爷知晓了,肯定少不了一顿斥责和责罚。想到这儿,师爷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挥挥手对衙役说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你先去将他们领到平日里办理公务的地方去吧。待我随后再过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名衙役接下任务后,不敢有丝毫耽搁,他急匆匆地带着老汉和那名少年朝着平日里需要花费半个小时才能到达的片涯师爷所在之处赶去。一路上,他们脚步匆匆,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当终于来到目的地时,只见两名当事人缓缓走进房间。此时,原本用于办公的衙门口早已被众多百姓围得水泄不通。尽管如此拥挤,但这却是官府办事的规矩——要让老百姓亲眼见证官差处理事情是否公正合理。毕竟,如果将这些围观者强行驱赶,不仅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对于师爷自身未来的仕途升迁恐怕也会有所阻碍。于是,师爷只得强忍着心中的些许烦躁,静静地注视着屋内的老汉和少年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