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临之以堂堂之师
不会飞的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7章 临之以堂堂之师,老公把闺蜜干的嗷嗷叫,不会飞的笔,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就是一位大宗师,一位顶级真人、八名武道大师和四位真人!</p>
然后他看向左边的李飞:</p>
“靖安侯能否将丰省如今汇聚的高阶强者数量告知我?”</p>
李飞点头,不假思索道:</p>
“大宗师共计六位,其中武安大学师才明校长伤重未愈,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至巅峰。”</p>
“武道大师共计三十九人,真人共计十人。”</p>
这是包括丰省在内,一共七省之地;还有六所大学、十几座江湖大宗加起来的力量!</p>
“此外还有御营军共计七千八百余人,可组成七支千人级军阵。”</p>
李飞补充道。</p>
朝廷真正威慑天下的,从来不是靠个体强者,而是靠御营军。</p>
二十三个行省,每个行省的省城和各个府城的御营军全部加起来,至少也在一千人以上,可组成一支千人级军阵。</p>
而千人级军阵意味着大宗师级的战力,所以朝廷等同于在二十三个行省安排了二十三位大宗师,用以镇压一地!</p>
加上四支万人级御营军,这才是大蓝朝的国运能绵延五百多年的原因。</p>
这次七省的御营军在朝廷的命令下全部汇聚在一起,让这支平叛大军一下增加了七个大宗师级战力!</p>
加上蓝凌城派来的一众强者,即便不将天蓝铁骑计算在内,这股力量也远比当初的杀蛮军更强。</p>
不过内部的各种恩怨和矛盾同样比当初的杀蛮军多,人心士气也远不如当初!</p>
比如颜尚真就明显没什么战意,几乎是被逼迫着来的,比当初的米翰还不如。</p>
又比如白沙大学和玄锋大学,彼此竞争多年,两位校长也积怨已久,各自背后的两大家族之间更是有着难以调和的利益矛盾。</p>
还有青云大学校长纪逸凡,他的一位晚辈死于萧家人的手中,他和萧家的关系自然也不可能和谐。</p>
除此之外,各大行省之间,各个江湖宗门之间,各支御营军之间都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摩擦、利益纠葛、甚至是仇恨!</p>
这样一股力量看起来十分强大,但真到了战场上能发挥出多少力量,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冲击,就是个未知数了。</p>
还是那句话,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的实力强弱,不能只看其纸面数据,真正要看的是其在关键时候能够形成多大的合力。</p>
好在敌军同样不是铁板一块,甚至有一部分人是被强行裹挟着一路北上的。</p>
‘同行衬托’之下,这支平叛大军也就显得众志成城,气势如虹了。</p>
“可有叛军的最新情报?”</p>
黄祁渊继续问道。</p>
李飞:“最新得到的消息,叛军的先锋部队在控制西光省后,没有继续向前。”</p>
“南境边军,太微大学、逃走的白驼山,钩沉剑派众人、再加上大皇子拉拢,胁迫的江湖势力,一路上投降过去的,还有未死的柏辰。</p>
叛军共计有四位大宗师,十八位武道大师、六位真人。”</p>
“另外还有五千多名御营军,可组成五支千人级军阵。”</p>
他没有提隐藏的那位武圣的情况。</p>
此事他早就汇报给中枢,黄祁渊也是知情的。</p>
具体要不要提,要怎么做部署,那就是黄祁渊这位主帅的事了。</p>
“好。”</p>
黄祁渊点点头。</p>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p>
他这位主帅到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知己’,再‘知彼’。</p>
经过李飞这么一说,前后对比,强弱之势就很清晰明了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p>
“诸位!”</p>
黄祁渊环顾四周,目光在所有人脸上一一扫过,沉声道:</p>
“吾等顺天承命,众望所归,讨伐逆寇,此乃天时。”</p>
“扼守要地,以逸待劳,此乃地利。”</p>
“骁勇之士,精兵强将数倍于敌,此乃人和。”</p>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故——此战必胜!!”</p>
天蓝铁骑抵达大同府后,并没有立刻就率领所有精锐出战,而是继续等待。</p>
对黄祁渊来说,等待的时间越久,朝廷能从各地调来的力量就越多。</p>
只要天蓝铁骑抵达了丰省,守住此地,不让叛军继续北上,去祸害更多的行省,席卷裹挟更多的人,黄祁渊此行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就已经达成了。</p>
接下来该着急的已经不是他。</p>
如果叛军只是集中所有精锐力量,以先锋部队杀过来,他就带着同样的精锐力量挡上去。</p>
如果对方要等待后面的五万南境大军,黄祁渊也有时间等待朝廷调集而来的普通军队,其中包括正在路上的五万禁军!</p>
普通战士组成的大军,在术法的加持下,配合各种火药武器,同样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p>
否则大皇子等人也没必要带着五万多名南境大军北上。</p>
只不过即便只对比普通军队,正在路上的五万禁军也比南境大军的装备更好,训练更充足、士气更高。</p>
所以无论是高阶战力、中低阶战力、还是普通军队,平叛大军都全面占据上风!</p>
正如黄祁渊所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这边。</p>
唯一可虑的,只有那名尚不知身份的武圣。</p>
7月22日。</p>
天蓝铁骑抵达大同府的第二天,据守在西光省的叛军先锋部队动了。</p>
从西光省城出发,一路向北,进入白沙省。</p>
看起来,大皇子和厉王似乎不打算等待后面的南境大军,而是要以手中全部的精锐力量直接进行决战!</p>
得到情报后,黄祁渊当即下令全军出击:</p>
一万两千名天蓝铁骑,一众强者。</p>
还有三百多名道基期武者和近百名附体期大法师,其余武者和术士加起来四千多人。</p>
此外还有从七省各地调集而来两万八千多名城卫军,携带枪械,大炮一起随军出发。</p>
大军总计四万五千多人,浩浩荡荡地南下。</p>
7月24日。</p>
平叛大军陆续抵达丰省与白沙省的交界处,古浪山脉附近。</p>
此地有一片广袤的平原,名为白丰。</p>
这就是黄祁渊事先选定的战场。</p>
在各方面力量对比都优于敌人的情况下,他要做的就是临之以堂堂之师,正面击溃敌人!</p>
故而他要选择一处最适合正面对决,没有太多战术变化余地的战场。</p>
因为有古浪山脉遮挡,所以白丰平原是叛军北上的必经之地。</p>
通往丰省的铁路和公路也都要穿过这处平原。</p>
如果叛军选择绕路,会耽误更多的时间,给朝廷更多的时间从各地汇聚更多的力量前去围剿。</p>
当其先锋部队出了西光省继续北上,就说明对方必然要往丰省来。</p>
所以白丰平原必然会成为最终的决战之地。</p>
7月26日。</p>
叛军先锋部队一路不攻城,不占地、不劝降,一直保持高速,横穿了整个白沙省。</p>
当晚,叛军先锋部队在距离白沙平原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的地方驻扎。</p>
以其行进速度,次日必然能抵达白沙平原。</p>
大战一触即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