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百万大学生,不能助诸葛北伐成功?
实验X因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百万大学生,不能助诸葛北伐成功?,为啥越骚的女人干的越爽,实验X因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生同样稀缺,不足十万。但是他们在15年就将一个农业国,改造成为一个工业国。”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1000万大学生,他们在科技领域不断进取,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更将北约打得哭爹喊娘。”
“直接给诸葛亮百万大学生,他就是猪,几年都能按着曹魏、孙吴打吧?”
“这都能不成功,那这怕不是诸葛丞相被夺舍了?”
画面切换。
被点到名的诸葛亮,一直关注天幕。
而这个问题,经过涂羽的分析比较,他也被激起了兴趣。
不止他想知道这事,一众蜀汉政权的人,都很好奇他们凭什么不能成功?
【
“假如诸葛亮拥有100万个大学生,北伐能成功吗?”
“诸葛亮表示,从没有打过这么难的仗。你让我带着这么一群大学生去北方?”
“臣妾,做不到了啊!”
“三天两头倒在地上叫苦喊累,带着百万大学生出征,还不如将百万大学生做成军粮来得有用。”
“·····”
】
顿时,便在一个雄浑的声音下解说完了。
“这···这就是所谓的大学生?”卧龙此时感觉自己真是一个卧龙了。“是不是差得有些多?”
“原来如此!”涂羽忍不住笑了:“这个视频,就是一个个搞笑视频。”
“就是一个对于当代大学生,自由散漫生活状态的调侃。”
“毕竟,身处‘大同社会’的我们,承平日久,难免有些自由散漫了!”
“抱歉,让你们看到了我们不好的一面!嘿嘿嘿······”
顿时,蜀汉文臣武将脸一黑,感觉受到了成吨的伤害。
“哈哈哈哈······”诸葛亮也被涂羽这泼皮的嘴脸逗笑了。
“一个小玩笑,想来各位不会建议的?”涂羽浑不在意地说着。
“那么,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话题:诸葛孔明拥有百万大学生,可以北伐成功吗?”
说到这儿,满脸尽是正色。
“好家伙,还来是吧?”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张飞,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三弟,不要冲动!”刘备一脸严肃叫住了张飞。
张飞满心疑惑地转过身,只见众人大多面色凝重。
“大哥,你这是怎么了?”
“这个人,可能就是这天幕的幕后操控者,或者是天幕幕后者之一?”刘备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个结论,让张飞脸色一呆。
“俺没有想明白!”想了一会儿,张飞不好意思地说道。
“三将军,你看后面两句‘身处‘大同社会’的我们···’与‘让你们看到了······’”
诸葛亮一脸严肃地望着涂羽,希望从涂羽身上看出一点什么。
“哎,这就不是对于同处于一个环境中的人,需要明确的话啊!”
“他调侃的人,是我们!”
这个天幕太神秘了,被已经消灭的黄巾造反,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我的答案是:不能!”
蜀汉一众人,心中一惊:果然要来了!
“因为,理念不合!”
“百万大学生,是接受这‘公天下’的教育出来的。跟三国那样的环境,世家豪族垄断一切权力资源的大环境格格不入。”
“为什么会如此?”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先来看看身处于乱世三国下的诸葛家是如何做的。”
“三兄弟分属不同势力,还刻意保持政治距离,避免因家族关联引发统治者疑忌。”
“这是什么逻辑?”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家天下’与‘公天下’的区别?”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获得权力的底层逻辑是个人卓越的能力。”
“而‘家天下’以血缘为纽带,王位、财富的继承完全取决于其是否是家族成员,而非个人能力。”
“儒家这种将家庭伦理上升为政治原则。以“孝”代“忠”,导致官员会本能优先维护家族利益,而不是顾全国家大局。”
“例如,东汉外戚与宦官集团发展壮大过程,就是借儒家“亲亲相隐”的逻辑来垄断朝政的。清朝满洲贵族搞出来的“祖制不可变”,就是抵制近代化改革的暗雷。”
“因此,诸葛亮得到了百万大学生,他也没有能力与意愿变革,不可能推动蜀汉进行工业化发展的。”
“因为,这需要的‘公天下’体系制度,才能完成。”
“因此,蜀汉与曹魏的力量对比不会发生改变。它的灭亡是必然的!”
“而且,引入了大学生这个变量后,蜀汉极大可能灭亡于大学生手里。”
“出身于光明中的我们,是不可能接受蜀汉那般的黑暗社会的。”
“怎么会这样,汉朝的灭亡,是我儒家造成的?”孔融失魂落魄一屁股蹲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