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江南士族的反扑
西风山鬼九千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江南士族的反扑,春闺娇啼(H)高H产乳,西风山鬼九千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德庆侯不用拘谨,带弟弟坐下吧。”朱雄英对廖镛说道。
廖权和廖镛兄弟二人身材魁梧,肌肉结实,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廖镛抱拳说:“保护殿下是我们的责任,不能放松!”说完,他和廖权便站到朱雄英身后,一边一个,警惕地看着周围。廖权继承了祖父廖永忠的侯爵爵位,性格沉稳,作战经验丰富,曾跟着朱雄英去平定过云南,在水战方面有着卓越才能,多次跟随水师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廖镛则稍显年轻气盛,但同样勇猛无畏,曾担任散骑舍人,在亲军中崭露头角。
“做的很好,但是我们要做到外紧内松。”朱雄英说,“现在不一定有人暗杀我,就算有,你们这样他们怎么敢动手,不要表现得有所防备。你们放心,孤自幼跟徐家两兄弟习武,也不是吃素的。”两兄弟听完,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众人闲聊起来,话题从田地里的庄稼聊到朝堂上的局势。朱雄英虽身处阴谋的漩涡中心,却显得十分淡定。他深知自己背后有强大的力量支持,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最终都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将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棚外,阳光依旧炽热,百姓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一切看似平静,却又暗藏波澜。朱雄英看着眼前景象,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百姓的安宁,让大明的江山更加稳固。而这场围绕着他展开的刺杀与反刺杀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随着时间推移,应天府的气氛愈发紧张。锦衣卫倾巢而出,在城中四处搜寻北元余孽的踪迹。大街小巷布满暗哨,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起一阵骚动。这些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眼神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吕本这边,也在紧张地安排着与北元余孽的联系。他在密室中找来几个平日里最信任的心腹,这些心腹或是他的门生故吏,或是家族中的死士,秘密地交代任务。这些心腹个个神色凝重,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一旦被发现,不仅自己性命不保,整个家族都将遭受灭顶之灾。但在吕本的威逼利诱之下,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执行。
朱雄英依旧每日在田间忙碌,与百姓们一同劳作,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向他们传授一些新的种植技术。他身边的李景隆等人时刻警惕着,但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他们陪着朱雄英在田间穿梭,与百姓们交谈,偶尔还帮着干一些农活。李景隆虽为武将,但干起农活来也有模有样,赢得了百姓们的称赞。
廖权和廖镛兄弟二人,虽然对水战十分精通,但在陆地上保护朱雄英也丝毫不敢懈怠。他们时刻留意周围的动静,对每一个靠近朱雄英的人都进行仔细观察。廖权沉稳冷静,遇到突发情况总能迅速做出判断;廖镛则更加勇猛,一旦发现危险,便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在田间鬼鬼祟祟,廖镛立刻上前将其控制,经过一番审问,才发现是个迷路的农夫。
徐增寿凭借自己的聪慧,在暗中协助李景隆制定各种防御计划。他与朱雄英关系最为亲密,时常在闲暇时与朱雄英探讨兵法和治国之道。他深知朱雄英的抱负和才能,也决心全力辅佐他,查阅各种典籍,结合实际情况,为李景隆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各方势力都在暗自较劲。朱元璋在宫中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坚信自己的安排万无一失,但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每日听取锦衣卫的汇报,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朱标则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一方面担心儿子的安危,另一方面也对江南士族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不已,在东宫来回踱步,恨不得亲自去保护儿子。
终于,在锦衣卫的不懈努力下,北元余孽的藏身之处被发现了。他们隐藏在应天府郊外的一处废弃庄园里,平日里极少外出,与外界的联系也十分隐秘。但锦衣卫还是通过蛛丝马迹,找到了他们的踪迹。这个废弃庄园四周荒草丛生,围墙破败,里面暗藏玄机。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只是加强警卫,并未有后续行动。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眼神中透着深不可测的意味。他在谋划着一场更大的棋局,这场棋局关乎着大明的未来,关乎着江山社稷的稳固。而朱雄英,这位身处风暴中心的皇太孙,也将在这场棋局中,逐渐成长,走向属于他的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