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诸王来朝
西风山鬼九千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诸王来朝,春闺娇啼(H)高H产乳,西风山鬼九千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王依次恭敬上前,向皇帝行以庄重之礼,而后纷纷献上精心准备的寿礼。一时间,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光彩夺目;贺表纷飞如云,洋洋洒洒。整个金陵城仿佛被盛世的华光所笼罩,大明王朝的威严与昌盛,恰似那如日中天的骄阳,光芒万丈,势不可挡。
朝拜仪式圆满结束后,燕王朱棣和湘王朱柏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朝着朱雄英的方向走来,二人动作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朱棣大步流星地走上前,热情洋溢地握住朱雄英的手,脸上绽放出真诚而温暖的笑容,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雄英,许久未见,你愈发沉稳干练,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之姿。此次我与十二弟前来,定当倾尽全力,协助你筹备母后寿宴,确保万无一失。”朱柏也快步跟上,目光中满是真挚与诚恳,连忙点头附和道:“四哥所言极是,我等定不负雄英所托,愿为寿宴筹备全力以赴。”朱雄英微笑着回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感激:“有四叔和十二叔相助,诸多难题想必都能迎刃而解,我心中也更添底气,倍感踏实。”
众人表面上欢声笑语,相互热情拱手寒暄,气氛看似一片其乐融融的祥和之景,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每个人的笑容背后,都隐藏着各自不可言说的算计与心思。晋王朱棡脸上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与试探,阴阳怪气地说道:“太孙殿下年纪轻轻,却能将朝堂事务处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连父皇都对殿下赞不绝口。只是这监国之位,终究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知殿下对日后有何长远打算?”
此言一出,恰似一颗巨石猛然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巨浪。周围的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凝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朱雄英,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屏气敛息,紧张地等待着朱雄英的回应,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朱雄英心中虽涌起一阵不悦,但他面上依旧神色平静如水,不露丝毫破绽,尽显沉稳大气。他目光坚定地直视着晋王,从容不迫地回应道:“三叔多虑了,孤不过是代父分忧,为皇家尽一份绵薄之力罢了。至于未来的安排,自然全听候皇爷爷的圣裁,孤唯有谨遵旨意,不敢有丝毫僭越。”朱棣见气氛陡然变得剑拔弩张,形势一触即发,连忙上前打圆场,笑着说道:“今日大家齐聚于此,皆为母后贺寿,理应共享这份喜悦与祥和。这些事暂且放下,办好寿宴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切莫因些许小事坏了兴致。”众人这才纷纷点头称是,紧张的气氛也随之逐渐缓和下来。
寿宴前夕,月色如水,宛如一层轻柔细腻的银纱,悄然无声地洒落在东宫的庭院之中。月光如水银般倾泻而下,花草树木的影子在地上摇曳生姿,宛如一幅静谧而唯美的水墨画,如梦如幻。朱雄英轻车简从,悄然来到东宫探望朱标。朱标静静地坐在轮椅上,仰望着浩瀚无垠的夜空,月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轮廓深邃而坚毅的面庞,那面庞上仿佛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与对家国的忧虑。听到渐渐靠近的脚步声,朱标缓缓转过头来,微笑着看向儿子,那笑容中饱含着慈爱与关怀:“雄英,听闻各藩王已陆续进京,这几日筹备寿宴,可遇到了什么麻烦?”
朱雄英快步走到朱标身边,将晋王等人的言语原原本本地详细告知了他。朱标听完,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片刻后,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他们这是在试探你的态度。此次寿宴,表面上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实则是各方势力暗中角逐较量的关键舞台。你行事务必更加谨小慎微,一言一行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在寿宴上授人以柄,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这不仅关乎寿宴的顺利举办,更关乎皇家的尊严与江山的稳定。”
朱雄英认真地点点头,将朱标的话一字一句地牢记在心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与信念:“父亲放心,孩儿定当小心行事,时刻警醒,不负您的嘱托。”月光下,朱雄英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坚毅,仿佛一座巍峨屹立、坚不可摧的山峰,承载着守护皇室尊严与江山社稷的千钧重任。此后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关乎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而朱雄英,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充分准备,他将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繁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