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有眼不识珠(求收藏,求追读!),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母今日待了半天的客,已有些困乏,好在身边的都是至亲的眷属,也不会太拘谨。</p>
自己便歪在榻上,卧榻前还摆着一只矮凳,矮凳上坐个十一二岁的女孩,身材苗条,姿容秀丽,一头黑发乌亮如漆。</p>
一屋子人相互闲聊着,这时宝玉进来,见了矮凳上的女孩,叫了声云妹妹,又被贾母搂在怀里,问他去东府待客的事。</p>
席上保龄侯夫人陈氏打趣问宝玉,老太太做寿,哥儿可送了什么稀罕的寿礼。</p>
座中的各家贵妇都知道老太太最疼爱宝玉,都一起凑趣说着好话,将堂中气氛烘托的欢快喜庆,贾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p>
让鸳鸯把宝玉和园中姊妹们送的贺礼拿上来,给各位太太们瞧个稀罕。</p>
不一会儿见鸳鸯带着几个丫头各自捧着寿礼出来。</p>
其中黛玉送了一个青玉福寿献瑞小香炉。</p>
迎春做了件蓝靛底花云翅抹额,上面缀着玛瑙珠和绿松珠,既清雅又华贵。</p>
探春送的是件黑貂皮缝制的暖脖,在灯光下乌亮亮的,很是醒目。</p>
宝玉送的是件手掌高的羊脂白玉滴水观音,玉光莹润,很是不凡,其实是王夫人帮他备的,他只是拿出来讨贾母一个欢心。</p>
贾兰、贾环、惜春年岁尚小,还送不得寿礼。</p>
而最后一份礼物却是一个素白的乌木卷轴,和前面几件精巧华贵的礼物相比,显得十分素净低调。</p>
贾母好奇问道:“这件是何物,是那个送的。”</p>
鸳鸯答道:“这是琮三爷自己写的一幅佛经,来贺老太太的寿。</p>
因为他要跟二老爷去东府待客,没得空亲自过来,刚才让晴雯送来的。”</p>
贾琮倒不是连亲自送到荣庆堂的功夫也没有,原由其实连鸳鸯心里都清楚。</p>
琮三爷出去读书前,老太太就免了他的孝道礼数,从那时起琮三爷就不好再进荣庆堂。</p>
这几年他在府上时间极少,所以当初那话头,老太太也一直没由头改口,一直就这么支棱着。</p>
琮三爷也是个硬气人,总是要些体面的,自然不会自己闯荣庆堂送寿礼,免得自己寻不自在。</p>
让晴雯送来,也算全了礼数了。</p>
贾母听说是贾琮送的寿礼,也就没有说话。</p>
倒是在座的王子腾夫人张氏突然问道:“你说的可是大老爷的次子琮哥儿。”</p>
鸳鸯回道:“正是琮三爷。”</p>
张氏哂然一笑道:“老太太的孙子孙女据我看,大都是孝顺的,你就见送的这些寿礼,又精致又贴心。</p>
只这琮哥儿有些失礼了,写了一张纸就当寿礼来送,这对老太太可实在有些不敬了。”</p>
贾母看了那素白的卷轴一眼,也皱了皱眉头,既怪贾琮送的礼古怪,又觉得那张氏有些多事,有些话何必当众去说。</p>
王夫人有些惊讶的看着张氏,前几日他倒是和这嫂子说了些贾琮的事。</p>
不外乎是说他的出身一般,老爷对他有些过于看重,那小子又是好读书的,宝玉因此受了老爷发落等话,言语中也流露了些忌惮。</p>
没想到这张氏听了这些话就入了心。</p>
王夫人知道自己这嫂子眼窝子本就有些浅,如今自己兄长做了京营节度使,这嫂子心中迷了尺度,做派就有些张扬了。</p>
王夫人心里对贾琮虽有些防备,但还没到需要她这嫂子帮她出头的地步。</p>
她倒是搞笑,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起来。</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