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宫闱传密辛(求收藏,求追读!),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政将手中书丢在书案上:“哼,伱那嫂子当众奚落别人寿礼卑微,她就给人留情面余地了,那里是大家夫人的做派。</p>
“明日工部有要紧的公务商议,我不能缺席,就让大兄接待一下吧。”</p>
王夫人听了心中一酸,老爷竟对琮哥儿如此偏爱,自己嫂子在荣庆堂给了那小子难堪。</p>
老爷心里不自在,对王家竟有了怨怼,连自己兄长来拜寿,他都避而不见。</p>
贾政见王夫人神情,多年的夫妻,哪里不知道她心里想左了。</p>
“夫人不要多想,的确是部里公务要紧,明日侍郎大人要召集我等商议营造金陵大慈安寺事宜。</p>
大慈安寺是圣上为生母宪孝皇太后修建的,此事是工部眼前锦绣,才情卓绝之辈。</p>
因是从数千人中优中选优,前十之人文章考绩差距微乎其微。</p>
三十多位阅卷官又分成五组,分别从十人中甄选出三人,作为本次院试排名前三候选,最终由主考官郭佑昌从三人候选中排定名次。</p>
光是这一步骤,这三十多位饱学之士,整整争吵了两天才确定下来,并将中选的三份考卷呈给主考官郭佑昌。</p>
郭佑昌是永顺十五年殿试榜眼,一身才学也曾名传天下。</p>
能从数千份试卷中精选而出三人,其文章才情在当世童生中都是顶尖之选。</p>
即便是郭佑昌这样的学识眼界,也看得喜上眉梢,这三人的考卷可以说各有千秋,难分伯仲。</p>
但他的眼光更多的却汇聚到其中一份试卷上。</p>
本次院试八股考题取自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p>
这份试卷以“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破题,开宗明义,立意新巧,针砭入理,令人耳目一新。</p>
之后又写到:</p>
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p>
昔圣人之意若曰:君子以自修为学,而必以威重为先。</p>
若言动之间,浮薄轻佻,既不足于厚重;</p>
则应酬之际,粗率慢易,亦不见其威严。</p>
虽曰学以明善,吾知其若存若亡,未必服膺而勿失也;</p>
虽曰学以复初,吾知其随得随失,未必力行以求至也……</p>
看得郭佑昌不住点头,区区童生,能有这等开敞浑厚的义理认知,也是极难得了,也怪不得能被数十名阅卷选为前三候选。</p>
但能吸引郭佑昌眼光的,不仅是这篇八股写得极精到,更因为考卷上那古拙俊雅、风姿独绝的书法,实在太过出色了。</p>
这数千考生中工于书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像这位考生如此出众的书法,却是绝无仅有。</p>
且这书体也从未见过,已有成一家一派的风范。</p>
这童生就算将来不走仕途,光凭这笔书法,也能成一代书道宗匠。</p>
郭佑昌看了一下试卷上糊名,写着丁一百三十七号。</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