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阅卷东华楼,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正常的乡试本要等到明年八月。</p>
而此处恩科五月开考,朝廷只是提前了两月发布诏令,大多学子都存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多半也是将恩科作为正科的热身。</p>
所以表现出来的水平自然要打些折扣,毕竟很少人能像贾琮那样,因先生柳静庵料定先机,在这半年来如此充分的苦读揣摩。</p>
特别是三试,又出了那道刁钻尖锐的策论正题,击中了很多考生的软肋。</p>
就这一篇策论,有人虚张旷语,有人言辞空洞,少数写得四平八稳的,又是毫无新意,看得郑俨大摇其头。</p>
就在郑俨有些失望的放下手头一份试卷,突然隐约听到楼下传来一阵骚动。</p>
似乎有许多人跑动的声音,像是被暴风骤雨掠过一般,动静越来越大,还听到情绪激动的吟咏声。</p>
郑俨心中奇怪,便走出二楼官廨,下楼去查看究竟。</p>
刚走下楼梯,就看到一楼阅卷大厅有些混乱,很多人都聚集在大厅左侧的一张阅卷桌旁。</p>
其中一位阅卷官正在朗诵道:</p>
言之而无物,用之而无法;</p>
沉于衰败腐朽之论,而津津乐道;弃于格物明理之法,却茫然未觉。</p>
皓首穷经,视民生疾苦如隔岸之火;清谈空赋,弃古贤兼济宏愿如草芥败履……。</p>
郑俨听到这几句,目光不禁一亮,心中暗自叫好。</p>
言辞犀利,意气轩昂,方才在楼上所阅读的典雅、精结评等卷子,皆无这般酣畅之文!</p>
一位来自太学的阅卷官,看到郑俨下来楼,连忙上前解释道:</p>
“郑少卿,丁五号阅卷桌,评阅到一篇策论宏文,实在是非同凡响,所以众人有些许……失态。”</p>
郑俨也是沉浸文事之辈,当然理解一篇难得好文,给人那种激荡惊喜的心情。</p>
饶有兴致的笑道:“我听了刚才几句,倒是不错,只是未见全貌,果真是如此宏文,让诸君这般心旷。”</p>
这时郑俨听那位阅卷官继续读道:</p>
是故,观天地之法,察万物之源,探究学人志向之微妙,以为匡正。</p>
当以其志浩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当郑俨听完最后两句,整个人都怔住了,如闻洪钟大吕,如闻天伦妙音。</p>
他自身就是极致治学之人,以探究学人天道,穷极至理为己任。</p>
不然二十年前,也不会放弃登科做官,退却上林,闭门治学,穷近十年之功,心有所得,才重回士林。</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这四句问心之言,因他个人的心路经历,给他的震撼与启迪,比其他人更加深刻难言。</p>
他满怀激动的叹道:“此等浩气宏文,为学人不易真法。”</p>
“此文是那位考生所写!”</p>
“启禀少卿,是丙字两百十五号考生所写。”</p>
“将此人三试的所有试卷都查找出来,立刻送到我的官廨。”</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