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3章 择婿文华郎,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还别说,你家二姑娘生得得意出众,我看着和宝玉倒是很登对……”</p>
泾阳侯张氏也做了半辈子侯夫人,什么场面没有见过的,可不是什么糊涂人。</p>
她想到刚才那丫鬟过来咬耳朵,徐氏的脸色都变了,接着就说着这么一通古怪话,只是略微一想,哪里还猜不出事情究竟。</p>
她心中忍不住腹诽,这事搞了老半天,原来是贾老太太在摆空城计……</p>
这城阳侯夫人说的哪门子风凉话,你府上心里清楚,我泾阳侯府也不糊涂。</p>
我的二姑娘是金尊玉贵的黄花闺女,干嘛去招惹宝玉这等货色,难道泾阳侯府好日子过够了,竟要去下宫中圣人的脸面……</p>
……</p>
荣庆堂后面大花厅,正式开了女眷酒宴。</p>
等到酒宴过来片刻,贾琮在外院应酬同辈的男客,因今日是他补办舞象生辰之礼,得了贾母的传话,便回内院向各家女眷长辈见礼。</p>
宝玉自然也跟着他同去,他方才在男席上僵坐,很少有世家同辈和他搭话,他也懒得与人应酬,实在如坐针毡。</p>
如今知道要回内院女席应酬,真是大松了一口气。</p>
等到两人进了大花厅女席,在座的女客见贾琮形容隽美,气宇英睿,宛如玉树芝兰,几位贵勋太太都是满脸笑容。</p>
那四家闺阁看到贾琮出众的风仪,更是有些目光灼灼,俏脸羞红,不敢多看,又舍不得不看……</p>
她们日常早听说贾琮的名声,只是世勋千金都是大门不迈,从来也没机会得见,今日见了果然如传说中出色。</p>
宝玉跟着贾琮身边,进了大花坛之后,竟发现女席上多了四位衣装清贵、相貌标致的外家姑娘,不禁心情大好。</p>
他心中感叹,这女儿如水之所,才是他该呆的地方,那里像外头男席,一股子须眉腐臭之气,当真熏死人了。</p>
更让他欣喜的事,自己刚进入大花厅,那四个外家姑娘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看向他……</p>
这让宝玉心中欣喜,总算自己生来还有几分俊秀风采,不太辱没女儿家的眼目。</p>
他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感叹得意,腰杆也不自禁挺了几分……</p>
宝玉再看了一眼贾琮,这人竟正眼都没怎么看四位姑娘,当真是唐突佳人,无礼至极,只顾着和几位勋贵妇人见礼。</p>
宝玉心中叹息,贾琮还是贾琮,来去都是他那套仕途经济做派,当真白瞎了他这样的人物……</p>
……</p>
女席之上,迎春眼见各位贵勋夫人,看到自己兄弟的风采气度,都是一副艳羡赞叹之情,不禁嘴角微抿,眼神中颇有自豪。</p>
黛玉见贾琮入厅,脸上不自禁生出笑容。</p>
她又看到宝玉进了大花坛,就盯着自己这席目不转睛,举止轻浮,眼神发亮,不禁有些皱眉,微微转过身子。</p>
史湘云看到自己这三哥哥一进花厅,同桌的四位姑娘都不约而同,小脸红红。</p>
自己那三哥哥却煞有介事,目不斜视,老夫子般和长辈见礼,似乎连正眼都没瞧这边一眼,倒是二哥哥瞧姑娘瞧得目不转睛。</p>
这古怪好玩的情形,让她心中大乐,刚喝进的一口酒,忍不住喷了出来,连忙拿了手帕子掩饰。</p>
贾琮敬过礼数,便干净利落离开,宝玉心中十分想留下,但是贾琮都走了,他孤零零留下似乎不成体统。</p>
他只好意兴阑珊的出了花厅,还频频回头,一副恋恋不舍的模样。</p>
……</p>
城阳侯徐氏见贾琮出了花厅,笑道:“老太太,我倒听说今年春闱会试刚结束,琮哥儿可是雍州解元公,想来这次必定要登第了。</p>
老太太眼看又要大喜了。”</p>
贾母微微笑道:“琮哥儿从小就读书刻苦,但凡科考下场,我还真没见他失手过。</p>
他这读书的本事,很得我那政儿看重,他对这个侄子,半点都不比对亲儿子宝玉差。</p>
琮哥儿也是古怪,对政儿竟比对他亲老子还敬些,所以琮哥儿和宝玉虽是堂兄弟,可比起家里其他子弟,也就格外亲密些。”</p>
泾阳侯张氏微微一笑,随口附和一句:“这事外头倒也听说一些,琮哥儿虽出自长房,但从小在二房长大,亲近一些也是有的。”</p>
张氏话虽这么说,不过是应付一下贾母罢了。</p>
方才她和徐氏都已察觉贾母的空城计,如今贾母就算把天说个窟窿出来,也休想哄住她们。</p>
至今在场的其他几位太太,会不会掉坑里,那就不关她们的事情了。</p>
……</p>
只是,贾母这番话一说,邻桌上的迎春、黛玉、探春等听了都心中古怪,老太太怎么睁眼说瞎话。</p>
她们这么从没觉得贾琮和宝玉这等亲密?</p>
这两人自小倒都是以礼相待,从来也不会起什么争执,不过那可不是什么亲密,不过是彼此话不投机罢了。</p>
自家这些姊妹那里不知道其中根底,恐怕这两人在心底深处,都很看不上对方……</p>
城阳侯徐氏听了贾母这话,觉得今天的话头糊里糊涂,好像也不像那么回事。</p>
笑道:“说起来还是老太太教养有方,养出了琮哥儿这等出色的子孙,不仅能上马带兵,还能金榜题名。</p>
前些时候我们老爷还说,我们这几家老亲,当年都是靠着祖宗征战沙场,以军功换来了爵位富贵。</p>
可如今圣天子贤明,大周四海生平,北边平了女真,西边压住了残蒙、吐蕃,武勋之家也不用像老辈人一样,常年御马疆场。</p>
家里这些小辈儿郎,原先都准备继承祖业,自小舞枪弄棒,练习武艺,如今好似都没了用武之地。</p>
所以我们老爷这些年才聘请名士,教授家中子弟读书,本想着马放南山,儿郎如果能读书成才,做些文勋之事,也一样能够报国。</p>
可没想到家中子弟都不是读书的料,我们老爷就说儿子是指望不上,将来让女儿许个功名才俊,也好给家门添些文华之气。</p>
将来后辈子孙也能允文允武,报效朝廷。”</p>
泾阳侯张氏一听这话,立刻有些福至心灵,说道:“城阳侯这话着实有理,如今是太平盛世,谁还要打打杀杀。</p>
只有琮哥儿这样有科举功名的哥儿,那才是真正的前程远大。</p>
我们这样人家的女儿,虽说不是那么娇贵,但姑娘的终生大事,不能有一点马虎,要是能选个功名才俊为婿,也是极牢靠的事。”</p>
……</p>
泾阳侯张氏这话一说,其余几位贵妇连忙随声附和,她们这次带姑娘来贾家,不就是指望这些吗……</p>
只是,城阳侯徐氏和泾阳侯张氏一唱一和,那是为了表明心迹,划清界限,忙不迭的摘清自己。</p>
省得传出他们两家和宝玉说亲的浑话,要是话头传到宫中,她们老爷可是要遭白眼的。</p>
至于,其他几位太太还闷在鼓里,就不管她们的事情了。</p>
王夫人听了两位侯夫人的话,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得也下不得,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p>
原本老太太费劲心思搭台子,就是想给宝玉找一门好亲事,精挑细选请了这几家太太姑娘来做客。</p>
结果三言两语,里外的好话又全部拐到东府那小子身上,我的宝玉到底是怎么了……</p>
贾母听了两位侯夫人话语奇葩,老太太整个人都有些凌乱,脑子里糊里糊涂,总有些想不明白。</p>
这些厮杀出生的武勋世家,根子上粗粝的武将血脉,怎么如今开口闭口都是科举读书,真是活见了鬼了!</p>
城阳侯徐氏笑道:“不过老太太家里却是得天独厚,琮哥儿是大周一等一的才子,他和宝玉又是最亲近的兄弟。</p>
总是要对提点自己兄弟的,宝玉又是衔玉而生的聪明根性,只要得了琮哥儿的扶助,说不定一两年就进学功名。</p>
шwш ?tt kan ?c ○</p>
到时候贾家就成了一门双杰,府上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老太太的福气可就更大了……”</p>
贾母脸色古怪,但是顾忌脸面,也只能笑着附和几句。</p>
要不然方才鬼话连篇,说什么贾琮和宝玉是最亲的兄弟,岂不是要被戳破。</p>
只是,即便贾母再偏心宠爱宝玉,要说宝玉将来能进学功名,连她自己都不信的。</p>
此时,另外几名贵妇依旧不知就里,话题被两位侯夫人引到科举读书上。</p>
纷纷说着在外头听到的传闻,听说贡院里正忙着誊抄批阅试卷,三千多应考举子,也不过出百余数进士云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