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0章 神术解情窦,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神京城郊,牟尼院。</p>
庵院正堂之中,香烟渺渺,观音大士立像,衣带舒缓,安详柔美,栩栩如生,一双佛眸微阖,似乎满含慈悲注视众生。</p>
妙玉头带妙常髻,穿月白素袖袄儿,外罩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p>
她跪在观音像前,神情异样虔诚,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纸,上面写着贾琮的生辰八字。</p>
这是那日芷芍到院中看望修善师太,因得了妙玉事先嘱咐,特地为她带来。</p>
妙玉看着黄纸上的生辰八字,目光微微闪动,又从纤腰丝绦上,取下一块桃木祈福令牌。</p>
拿过紫豪细笔,在桃木令牌之上,用精美的梅花小楷,工整细致写下贾琮的名字和生辰八字。</p>
然后将令牌供奉在观音座下神案,左手掐定法诀,右手清击木鱼,明眸微阖,对着那桃木令牌,口中默念经文祷告祈福。</p>
宁静的佛堂之中,清幽稳定的木鱼声,连绵往复,空灵玄妙,合着妙玉呢喃悦耳的诵咒声,透着一股异样的庄严和虔诚。</p>
在缭绕不散的香火烟气之中,妙玉俏美无暇的脸庞,似乎笼罩一层神光,仿佛和那大士立像,隐隐之中恍若神合。</p>
……</p>
安详虔诚的祷告不知延续了多久,直到妙玉从入定中恢复五识,察觉到身边有人。</p>
也不知什么时候,修善师太已站到她身边,一双眼睛神光内敛,神情慈祥的看着她。</p>
妙玉脸上微微发热,说道:“师傅,每次静慧回来,我和她同榻相谈,她皆气色欣然,眉眼晕喜。</p>
当日在蟠香寺分别,贾琮曾经说过,他会待静慧如珠似宝,他果然是这样做的。</p>
他不仅是静慧的福缘,还几次延请名医为师傅诊治,此番恩义不敢相忘,徒儿正在为他祈福。”</p>
修善师太望着香案上的桃木令牌,神情若有所思,说道:“当年在蟠香寺,为师曾对你说过。</p>
个人自有个人的缘分,青灯古佛是缘,恩义情重也是缘,命里若有,不拒不弃,从天受命,便是大善。”</p>
修善师太说完这话,便对着桃木令牌微微合什,口中念念有词。</p>
妙玉心中回转修善师太的话语,心中思绪婉转,一时难以自己……</p>
半晌之后,她才说道:“当日师傅曾说过,贾琮自从承袭双爵,面相中生出阳煞之气,命数走势隐约出现变数。</p>
师傅说他才情卓绝,异于常人,少年早发,光耀同伦。</p>
舞象之龄,官爵荣盛,气数炙热,位份堪重。</p>
这样的人一旦命数迷离,生格叵测,极易今胜明败,福运崩沮,牵连祸结,大吉便化大凶!</p>
如今他是静慧一生的良人,弟子担心他遭遇劫数,静慧和他生死相随,难免受到牵连。</p>
师傅还说其父贾赦的生辰年月,与他颇为不合,父子命数相驳,隐含难测凶险。</p>
所以弟子……”</p>
……</p>
妙玉见师傅双目湛湛有神,润和通透,神光如照,虽是温和的看着自己,却像是将人看透,心中不由泛起慌乱……</p>
修善师太叹道:“所以你想知道他未来吉凶,这才借为他诵咒祈福令灵牌,让静慧拿来他的生辰八字。”</p>
妙玉俏脸泛起红晕,目光却异常稳定,说道:“请师傅成全。”</p>
修善师太叹道:“玉章虽颇有城府,行事不拘小节,但心术秉正,器品不俗,对你我师徒曾有恩惠,为师也不想他出事。”</p>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说道:“前日我让静悬去了趟贾家祖茔,在贾赦的墓碑上,找到他的生辰八字。</p>
只是我从未见过贾赦,并不知他气韵骨相,但多少能算出一些事。”</p>
修善师太说着话,在妙玉身边蒲团坐下,从袖中取出龟甲、卦钱、算筹等物一一排开。</p>
依着贾赦和贾琮的生辰八字,卜卦起灵,右手不断掐指测算,左手在地上摆设算筹,运用秘传先天神数,为贾琮测算命数。</p>
佛堂幽静,时间无声流逝,也不知过去多久。</p>
妙玉见过往日师傅施展数法,都十分快捷便利,可今日花费时间颇多,依旧没停下测算。</p>
并且修善师太蹙眉深思,右手不停掐指测算,脸色变的有些惨白,额头甚至冒出一层细汗。</p>
妙玉心中隐隐有些不安……</p>
突然,修善师太左手微微一颤,手上灰黑油亮的算筹,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在宁静佛堂里显得异常刺耳。</p>
佛堂中响起几声剧烈咳嗽,修善师太拿着袖子捂住口鼻,这才止住咳嗽。</p>
只是,等她放下衣袖之时,妙玉脸色一片苍白,因为师傅衣袖上血迹殷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