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5章 家事与国事,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皆言金陵甄家子弟私造火器,罪同忤逆,必要纠察到底。</p>

甄应嘉身为三品高官,治家不严,教子无方,难辞其咎,似乎也参与其罪,需三法司严查明辨…… 官员列班之中的贾琮,目睹不断有官员出班附议,此起彼伏,蔚为壮观。</p>

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满堂官员都变得义愤填膺,正气凛然,嫉恶如仇。</p>

他的心中泛起古怪感觉,实在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上朝听政,就能见识诸多实力派同台大戏……</p>

他心中生出一凝重,甄家算是彻底败了。</p>

玉阶龙椅上的嘉昭帝,看到上奏严办甄家的官员,群议纷纷,异口同声,双目凝然,波澜不惊,神色笃定。</p>

说道:“众爱卿明辨是非,维佑朝廷纲纪,乃公允持正之举。</p>

锦衣卫查证之嫌犯证供,即日移交三法司复审,大理寺卿韦观繇担责主审,但有涉案之人,一律严惩,不可姑息。</p>

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治家荒谬,教养无方,亲子犯忤逆之罪,其人难承官爵之重,即日革职查办,交有司稽查定罪!</p>

三法司各派遣干员,下金陵复核人犯证供,十五日之内,清查落罪定案,以待圣谕诏示……”</p>

……</p>

随着嘉昭帝离座退朝,一众早朝官员列班走出奉天殿,贾琮心情有些凝重,随着散朝人群离开大殿。</p>

离殿官员之中,刑部尚书陈茂舒和韦观繇,放慢了脚步,走在人群最后。</p>

陈茂舒说道:“韦大人,昨日你我都看过锦衣卫稽查宗卷,那甄世文被杀已有半年,相关线索只怕都已湮灭。</p>

想要挖出此案始末,只怕极为困难了。”</p>

韦观繇凝声说道:“甄世文死于外室家中,男女二人同时被杀,且发生金陵火器私造工坊查抄次日。</p>

锦衣卫言甄世文为火器私造主谋,但是你我都清楚,他最多就是从犯,最终还被人灭口。</p>

圣上执着翻查此案,找到幕后主谋只是其一,世家豪族生觊觎之心,才是圣上耿耿于怀之事。</p>

自威远伯贾琮首倡火器之术,以千人火枪兵之威,鏖战辽东,一举平定女真,了结朝廷数十年心腹之患。</p>

圣上由此认定,火器之威,镇国之器,并在五军营加设神机营,不过数年时间,兵员已过万。</p>

犹如天罚,惶惶之威,当年贾琮平定女真,不过用了千人火枪军,如今圣上十倍以之,威服四海,绰绰有余。</p>

最近城外火器工坊戒备森严,朝野都传出风声,威远伯似乎又造成新式火器,且威力巨大,远胜往昔。</p>

此等形势之下,圣上绝不会容忍,他人觊觎染指之心。</p>

打掉一个甄家,给旁人以告诫警示,才是圣上心中当务之事……”</p>

……</p>

荣国府,凤姐院。</p>

粉油大影壁之后,院子里东墙边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绿意葱葱,投下大片清凉树荫。</p>

午后阳光偏西,青灰色的屋檐,在院中青砖地面落下阴影,透着几分惬意的幽静</p>

西窗墙根下摆放的盆栽花卉,大都竞相盛放,红黄粉嫩,鲜艳绚烂,给小院平添几分富丽之气</p>

透过西窗下琉璃窗棂,能看到王熙凤倚靠卧塌的身影,房中还有不少人影走动。</p>

平儿从旁边耳房出来,穿白色薄绸偏襟袄子,外罩菊纹缎面交领背心,下身藕荷色绸裤,行走轻盈,姿容俏美。</p>

手中端着黑漆茶盘,里面放一盏粉彩釉茶盅,她走到正屋之前,掀开门帘进去。</p>

房中正座一位慈眉善目的妇人,是城中回春堂有名医婆,精通养胎保育之道,也是城里有名的接生婆。</p>

王熙凤怀胎将近九月,已到临近分娩之期,早半个月时间,她已诸事不管,全部交托给五儿和平儿打理。</p>

好在前面半年时间,她们两人跟着王熙凤,日常受其耳提面授,对大宅管家诸般窍门分寸,都已十分熟络。</p>

加之两人都是聪明灵秀之人,做事清爽干练,且都和贾琮定了名分,都是他房头之人,不过时间早晚罢了。</p>

因掌管自己男人的家业,自然比寻常更尽心十分,即便王熙凤不能理事,她们依旧将西府里外,打理十分妥当。</p>

……</p>

贾母虽然专宠宝玉,但作为家中老人,对后辈子嗣血脉,一贯很是重视。</p>

虽然贾琏发配充军,但王熙凤分娩在即,可能会生下荣国府长房曾长孙,贾母对此很是期盼。</p>

今日一早,就让林之孝家的去请有名医婆,给王熙凤搭脉看胎。</p>

贾母自己是过来人,知道女人分娩是生死关,王熙凤又是头胎,更加多些风险,自然要万事妥当,不敢马虎。</p>

正房之中,平儿端了茶盅进来,看到那妇人对王熙凤搭脉望气,询问日常,摸腹倾听,好一顿折腾方才停下。</p>

平儿连忙端了粉彩茶盅递给医婆,问道:“陈大娘,我们二奶奶的胎相如何,可是一切妥当。”</p>

那医婆笑道:“姑娘放心,二奶奶血气充盈,气脉流畅,胎位也很正,到了落地之日,必定是顺畅,一切妥当。”</p>

王熙凤颇有期待的问道:“听说大娘有门绝技,只要搭脉看相,便知怀胎是男是女?”</p>

那医婆笑道:“倒有这么回事,因看过的妇人多了,接生的孩子更不少,天长日久也就有些奥妙心得。</p>

虽说不能十成把握,但到了妇人分娩之前,总能看个七八成准。”</p>

平儿听了好奇问道:“陈大娘,你看我们二奶奶怀的是男是女?”</p>

平儿是王熙凤贴身丫鬟,自然最明白她的心思,虽如今二奶奶有三爷扶持,在西府掌管家业,过得稳妥。</p>

但琏二爷要充军十五年,一去就是半辈子,二奶奶形同活寡,很想能生下西府曾长孙,以后也多一层倚仗。</p>

那医婆听了这话,笑道:“而奶奶脉象沉稳,胎动有力,嗜酸腹尖,照我看来这胎必定是个公子。</p>

所以,二奶奶尽管放宽心,好好养胎,生养宜男,指日可待。”</p>

那医婆一辈子就做这事,各种场面都见惯,自然一肚子好话吉祥话,说起来十分顺溜真诚。</p>

平儿听了笑意盈盈,王熙凤更是喜动颜色,说道:“平儿,你去支十两银子,送给陈大娘做礼,讨她这番吉言。”</p>

那医婆心中欢喜,只觉荣国贾家,国公豪门,出手当真阔绰,她接了平儿的银子,又说了几句好话,欢欢喜喜走了。</p>

……</p>

王熙凤心情大好,正和平儿说着闲话,林知孝家的掀门帘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份书信。</p>

说道:“二奶奶,方才邮驿快马过来,送了金陵娘家太太的书信。”</p>

王熙凤听了有些奇怪,说道:“如今非年非节的时候,怎么突然就来了书信。”</p>

于是随手接过书信,拆开取出细看。</p>

金陵王家虽是江南望族,却不是什么书香门第,因此王熙凤出嫁之前,大字不识一个。</p>

但到了贾家之后,因替王夫人做管家之事,日常少不了接触文书契约,她本就是聪明之人,磕磕碰碰也就记住许多字。</p>

阅读日常书信并不作难,但是写字却依旧不会,遇上书写之事情,以前都是让小厮彩明代写,有时也家中姊妹帮忙。</p>

因此,金陵娘家的这份书信,她倒能顺溜的看完。</p>

平儿见王熙凤看过书信,神情有些古怪,心中不免好奇,问道:“二奶奶,太太在信中说了什么要紧事?”</p>

王熙凤说道:“以前没听说太太和甄家有来往,怎么现在大老远写信,帮着甄家大太太说情办事?”</p>

平儿听到和甄家有关,心中不禁一动,自然而然想到一人,那位和三爷有过婚甄三姑娘。</p>

王熙凤说道:“太太说甄家大太太上门托情,让我给他们家帮忙。</p>

看来甄家要出大事,竟千里迢迢送金银财宝过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锦堂玉谋

慕七七318

华娱从代拍开始

华尔街扛吧子

霍格沃茨从窃取权柄开始

馋馋绵绵

穿越之我在末日美利坚当军阀

袅人

魅妖诱惑,被疯批大佬们强制爱了

冰心芸芸

离婚那天摊牌了:我是上市公司老总!

云烟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