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嘢督鸠呱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寒夜客来茶当酒,霓虹夜骨瓷白,壹嘢督鸠呱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来,你们成功了。”

道长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望月仙’果然不负其名,灵气充沛。”

他示意两人坐下,亲自为他们沏了茶。

茶是普通的粗茶,入口却带着一股甘冽。

“道长,我们拿到了月见草。”

阮白釉将用白布包裹的草药轻轻放在桌上。

沈青临则简略地讲述了采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特别是那阵诡异的山风和非人的嘶鸣声。

道长静静地听着,眉头微蹙。

“悬崖背阴,月华凝聚之地,本就容易滋生阴晦之物。”

他沉吟片刻。

“你们能全身而退,已是幸事。”

他看了一眼沈青临手上的擦伤,没有多问。

“月见草虽是关键,但要彻底化解那骨瓷上的怨念,光靠草药之力,还不够。”

道长将目光转向墙角一个布满灰尘的旧木箱。

“解咒仪式,还需要一道特殊的符咒来引导和镇压。”

“符咒?”

沈青临和阮白釉对视一眼。

“是的,一种名为‘镇魂定魄符’的符咒。”

道长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这种符咒的绘制方法,早已失传多年。我也是在一本偶然得到的古老道家秘籍残卷中,才窥得一二。”

他起身,走到那个旧木箱前,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了沉重的箱盖。

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与奇异香料的味道弥漫开来。

道长小心翼翼地从箱底捧出一本用深蓝色绸缎包裹的书册。

绸缎已经褪色,边缘磨损,但依旧能看出曾经的精致。

他解开绸缎,露出一本线装的古籍。

书页泛黄,纸质脆弱,上面是用朱砂写就的蝇头小楷,字迹古朴,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

“这就是那本秘籍。”

道长将古籍轻轻放在桌上。

“‘镇魂定魄符’的绘制方法,就在其中。”

沈青临和阮白釉凑上前去,目光落在那些古老的文字和奇异的图形上。

秘籍上的文字并非现代通行的简体字,而是繁复的篆体和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符号。

绘制符咒的步骤、所需材料、念诵的咒语,都详细记录在内。

两人仔细研读着。

沈青临对古文字有所涉猎,阮白釉则对符号和图形更为敏感。

他们相互补充,一点点破译这其中的奥秘。

符咒的图形极为复杂,线条曲折盘绕,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

绘制的步骤更是严苛,对时辰、方位、心境都有明确的要求。

而其中所需的材料,除了常见的朱砂、黄纸、无根水之外,还有一样东西,让两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子夜钟鸣石’?”

阮白釉轻声念出那个陌生的名字。

“这是什么?”

沈青临也从未听说过这种材料。

道长叹了口气,接过话头。

“这正是此符难成的关键。”

“‘子夜钟鸣石’,并非普通的石头。”

“根据秘籍记载,它是一种只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才会出现的奇石。”

“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沈青临追问。

“是的。”

道长点点头,神情凝重。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子时,当城市午夜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在阴气汇聚之地,受钟声与月华同时激发,才有可能凝结出米粒大小的‘子夜钟鸣石’。”

“这种石头,色泽漆黑,触手冰凉,迎着月光细看,内部仿佛有微弱的星点流转。”

“它蕴含着奇特的声波与阴性能量,是绘制‘镇魂定魄符’不可或缺的主材,用以沟通阴阳,稳定魂魄。”

农历七月十五,子时,阴气汇聚之地,午夜钟声敲响之时……

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苛刻得近乎不可能。

“雾港市,哪里算是阴气汇聚之地?”

阮白釉问道,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道长沉默了一下,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道观的墙壁,望向这座繁华与诡谲并存的城市。

“城市之中,阴气最盛之处,往往与生死、离别、执念有关。”

“医院的太平间、废弃的旧宅、古老的墓园……”

他的声音顿了顿,最终落在一个具体的地名上。

“或许,城西那片荒废已久的‘永安公墓’,可以一试。”

永安公墓。

这个名字让阮白釉的心沉了一下。

那是雾港市早期的一片公共墓地,后来因为城市规划等原因逐渐废弃,传说那里发生过不少怪事,早已成为都市传说的一部分,寻常人轻易不敢靠近。

要在中元节的午夜,去那样一个地方,寻找一种只在钟声敲响瞬间才可能出现的石头?

这难度,丝毫不亚于去悬崖峭壁上采摘月见草。

甚至,更加凶险。

山野的危险是自然的,而那种地方的危险,则带着更多未知的、超自然的恐惧。

沈青临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古籍,又看了看那几株散发着幽蓝微光的月见草。

解咒之路,果然一步比一步艰难。

但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骨瓷的诅咒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农历七月十五……”

沈青临计算了一下时间。

“还有不到半个月。”

时间紧迫。

“道长,这秘籍,我们可以带回去研究吗?”

阮白釉问道。

符咒的绘制极为复杂,光靠在这里看几眼,根本记不住。

道长点点头。

“自然可以。此物放在我这里也是蒙尘,若能助你们化解厄难,也算物尽其用。”

他将古籍重新用绸缎包好,郑重地交到沈青临手中。

“不过,万事小心。绘制符咒,寻找奇石,皆有风险。切记,心存敬畏,量力而行。”

沈青临接过古籍,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书册本身的重量,更是其中蕴含的希望与责任。

“多谢道长指点。”

两人起身告辞。

走出道观,重新回到喧嚣的街道上,恍如隔世。

阳光透过薄雾洒下,却驱不散两人心头的凝重。

月见草已经到手,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半个月后,中元节午夜,永安公墓,子夜钟鸣石。

一场新的冒险,即将在迷雾笼罩的都市中展开。

沈青临握紧了手中的古籍,目光坚定。

无论前路多么凶险,他都必须走下去。

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阮白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崩坏:失而复得?我愿从未拥有

虾虾仔

实教,怎么想都是名字的问题!

一生梦你

魔法少女川崎缘

pchello

逃离地铁

字典跑红

无机杀手:微末凡尘,战至无神

l硅基生物

大美人的穿书日常

橘色清晨